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等教育学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成立独立学科,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高等教育研究大国的兴盛局面。但是,对于高等教育研究自身的研究比较匮乏,高等教育学科发展急需“自我意识”的唤醒。 本研究对我国21世纪最初十年的高等教育研究状况进行文献计量分析,选择四本国内学术影响力比较大的高等教育学术期刊(《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和《中国高教研究》)作为取样对象,以2000年——2011年间刊发的高被引论文来代表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的学术成果,运用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两个纬度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做细致的梳理,从多个角度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通过对八大研究主题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主题明显受到社会热点问题的影响;高等教育的中观和微观领域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青睐,但缺乏深入研究;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学科建设关注度低。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认为高等教育研究过于追逐热点问题,对学科的发展及个人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负面效应,在高等教育研究中是万万不可取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应当继续深入,学科建设要打破单一的体系建设模式,建构开放的、多样化的学科模式;高等教育问题研究是高等教育研究的大趋势,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综合利用是提高高等教育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必然选择。 通过对研究方法的分布状况研究发现,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中定性研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定量研究不足;描述性研究方法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一大特色;多学科研究方法运用受到重视;各研究法之间和各具体方法之间均呈现出较大的结构性差异。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和科学化体现了高等教育研究的进步和发展,同时这也是高等教育研究独立性和科学化的要求。对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现状进行反思,本研究认为高等教育研究中既要纠正基础主义倾向的书斋式研究,同时,也要防止技术理性主义倾向的机械式的定量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科学化要防止唯科学主义的陷阱;多学科研究有其优势,但在运用过程中也应当注意与中国国情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