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伦理学视域下《慧血》的解读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e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兰纳里·奥康纳被誉为美国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南方女作家之一。她的小说不仅反映了她的宗教信仰,并且经常从自我的信仰以及情感出发审视有关与道德以及伦理的问题。她的第一部作品《慧血》一经出版,立即轰动了美国文坛,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并于1972年在美国本土拍摄成同名电影。创作《慧血》的时期,正是奥康纳长期遭受疾病折磨的时期,这使得她对人生和社会有着特殊的敏感与关心。她以细腻、悲剧性的文笔刻画出许多形形色色的小人物,也描绘出种种人生奇异而荒诞的现象。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是作者对于社会,人性,以及道德的热切思考。本文采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从文学伦理学的三个核心术语伦理身份,伦理环境,以及伦理意识出发,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探讨作品中展示的伦理道德现象,并阐述引发道德现象背后的伦理原因,揭示其中所引发的伦理道德思考,期望给现代社会以启迪。本文由六部分组成,其中包括简介和结论。简介主要介绍了作家奥康纳,小说《慧血》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进行了主题陈述。第一章,论文分别介绍了文学伦理学的发展,基本内涵,以及论文中重点运用的三个文学伦理学核心术语,伦理身份,伦理环境以及伦理意识,为下文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章,论文分析了小说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主要人物黒兹尔,伊诺克,霍克斯以及萨巴思的伦理身份混乱。这种混乱包括人物对自我身份的迷茫,缺失,转化以及反抗。第三章,论文深入分析了引发小说中伦理道德问题的原因。其原因主要来自于伦理环境的压迫。这种压迫包括虚无主义的压迫,功利主义的压迫以及性别歧视的压迫。第四章,论文论述了主人公黒兹尔的伦理意识觉醒。小说中黒兹尔最终通过重拾信仰,重建自我以及爱的复苏重新唤起了自己的伦理意识并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升华。这一现象是具有深刻意义的,它不仅揭示了作家奥康纳的伦理观,并对现代社会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最后一部分为本文的结论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和综述。论文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慧血》中所体现的伦理道德因素,进而指出作家奥康纳的伦理观,为人们进一步研究奥康纳的作品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其他文献
八一镇是林芝地区行署所在地,位于西藏东南部,海拔约2900m,面积5.0km2,现有人口约3.5万。该地既是林芝地区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也是西藏重要的交通枢纽。笔者于2008年10—11
针对在路基施工中如何控制好路基的基床填筑质量,在试验室得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基础上,控制填料级配及粒径、虚铺厚度,并采用重型压实机械压实,得到客运专线验收指标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一本非常著名的童话小说,曾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改编成多个版本,也是许多影视、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素材来源;因而也成为许多学者的研究对象。文学家和
学位
通过分析水泥稳定基层强度及结构原理,根据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监理经验,对施工中常见的粒料基层质量通病作了归纳,同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以使路面质量达到设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探讨了隧道软弱围岩处理技术,包括注浆堵水和锚喷支护两个方面,指出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软弱围岩时采用注浆堵水并结合锚喷支护对加强围岩稳定是一个较好的
针对传统人工智能在随机复杂环境的适应及交互能力较低问题,有机地将经典强化学习Q(?)算法与多主体协同行为进行高度融合,提出了一种具有记忆自学习能力的快速动态寻优算法.
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是美国黑人艺术真正崛起的标志。佐拉·尼尔·赫斯顿是“哈莱姆文艺复兴”时升起的一颗明星。遗憾的是她生前毁誉不一,死后仍默默
通过对肇兴特大桥施工特点分析,结合有效的施工控制措施,介绍了大跨径刚构-连续组合体系桥梁的施工监控方法,从而保证桥梁的施工安全,并使成桥状态趋于最优.
成功的企业都应该具备完善的知识管理体系和持久的核心竞争力,而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力图能够将最恰当的知识存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使他们能够做出最好的决策.
以重庆市某特大跨江大桥病害处理为例,介绍了该桥梁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病害,通过现场调查对其进行了检测与加固,结果表明:该桥梁通过运用一些检测方法和加固措施,取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