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伦理学视域下《慧血》的解读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e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兰纳里·奥康纳被誉为美国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南方女作家之一。她的小说不仅反映了她的宗教信仰,并且经常从自我的信仰以及情感出发审视有关与道德以及伦理的问题。她的第一部作品《慧血》一经出版,立即轰动了美国文坛,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并于1972年在美国本土拍摄成同名电影。创作《慧血》的时期,正是奥康纳长期遭受疾病折磨的时期,这使得她对人生和社会有着特殊的敏感与关心。她以细腻、悲剧性的文笔刻画出许多形形色色的小人物,也描绘出种种人生奇异而荒诞的现象。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是作者对于社会,人性,以及道德的热切思考。本文采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从文学伦理学的三个核心术语伦理身份,伦理环境,以及伦理意识出发,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探讨作品中展示的伦理道德现象,并阐述引发道德现象背后的伦理原因,揭示其中所引发的伦理道德思考,期望给现代社会以启迪。本文由六部分组成,其中包括简介和结论。简介主要介绍了作家奥康纳,小说《慧血》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进行了主题陈述。第一章,论文分别介绍了文学伦理学的发展,基本内涵,以及论文中重点运用的三个文学伦理学核心术语,伦理身份,伦理环境以及伦理意识,为下文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章,论文分析了小说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主要人物黒兹尔,伊诺克,霍克斯以及萨巴思的伦理身份混乱。这种混乱包括人物对自我身份的迷茫,缺失,转化以及反抗。第三章,论文深入分析了引发小说中伦理道德问题的原因。其原因主要来自于伦理环境的压迫。这种压迫包括虚无主义的压迫,功利主义的压迫以及性别歧视的压迫。第四章,论文论述了主人公黒兹尔的伦理意识觉醒。小说中黒兹尔最终通过重拾信仰,重建自我以及爱的复苏重新唤起了自己的伦理意识并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升华。这一现象是具有深刻意义的,它不仅揭示了作家奥康纳的伦理观,并对现代社会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最后一部分为本文的结论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和综述。论文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慧血》中所体现的伦理道德因素,进而指出作家奥康纳的伦理观,为人们进一步研究奥康纳的作品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其他文献
针对在路基施工中如何控制好路基的基床填筑质量,在试验室得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基础上,控制填料级配及粒径、虚铺厚度,并采用重型压实机械压实,得到客运专线验收指标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一本非常著名的童话小说,曾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改编成多个版本,也是许多影视、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素材来源;因而也成为许多学者的研究对象。文学家和
学位
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是美国黑人艺术真正崛起的标志。佐拉·尼尔·赫斯顿是“哈莱姆文艺复兴”时升起的一颗明星。遗憾的是她生前毁誉不一,死后仍默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