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Lvis支架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同时对应用Lvis支架的相关使用经验进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应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3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34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根据Hunt-Hess评分量表对患者术前病情进行分级,依据术中并发症(术中出血、血栓形成、支架打开不良、支架移位、支架塌陷)发生情况及GOS预后评分标准评估安全性,根据术中及随访时依据Raymond分级标准评价出的动脉瘤栓塞程度评估治疗的有效性。结果:32位患者共41个动脉瘤,术前依据Hunt-Hess评分量表分级,0级10例,Ⅰ级6例,Ⅱ级12例,Ⅱ级1例,Ⅳ级3例。经评估后对其中34个动脉瘤运用38枚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进行治疗,运用单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30例,运用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4例。术中支架均成功到位并完全释放,技术成功率100%。术后即刻造影示完全栓塞24个(70.6%),近全栓塞7个(20.6%),部分栓塞3个(8.8%)。1例患者术后处于昏迷状态合并肺部感染,家属放弃治疗后死亡,1例患者术后2 h发生脑出血死亡。其余30例颅内动脉瘤术后随访3个月~1年,术后即刻造影完全栓塞的动脉瘤在随访时未见复发,术中即刻造影近全栓塞的颅内动脉瘤中4个转变为完全栓塞,2例近全栓塞的血泡样动脉瘤复发,1例部分填塞的夹层动脉瘤复发,完全栓塞率81.2%,复发率9.4%。术中及术后随访时未见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释放处内膜过度增生及出血发生。随访时根据GOS评分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疗效良好者(GOS评分4-5分)28人,疗效不良者(GOS评分1-3分)4人,疗效良好率87.5%。结论:Lvis支架作为新一代颅内专用编织支架通过发挥多种机制可在短期内提高颅内囊状动脉瘤的有效栓塞率并改善术后随访结果,其用于治疗颅内囊状动脉瘤短期内是安全有效的,其长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仍需进一步观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