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结节脑膜瘤翼点入路与额底前纵裂入路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y_we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鞍结节脑膜瘤翼点入路和额底前纵裂入路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以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的鞍结节脑膜瘤病人资料共19例,分为翼点入路11例和额底前纵裂入路8例两组病人,并对比两组手术病人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全切率、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肿瘤复发率等。[结果]对比翼点入路及额底前纵裂入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翼点入路的术中出血量为653.33±97.82ml,手术时长为6.21 ±1.76h,术后住院时间为18.24±3.35d,额底前纵裂入路的术中出血量为550.00±70.71ml,手术时长为6.25±2.47h,术后住院时间为16.54±2.97d。按照Simpson分级,本组病人19例病人全切除12例,约86.2%,无死亡病人,翼点入路共11例,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约72.7%,额底前纵裂入路共8例,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1例,部分切除1例,约75%,19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视野障碍,其中翼点入路7例视力较前改善,额底前纵裂入路6例较前改善。其余5例视力较术前无明显变化,翼点入路中1例较术前降低。1例翼点入路的患者有颅内血肿,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治疗好转出院。1例额底前纵裂入路的患者有单侧嗅神经损伤。2例翼点入路及1例额底前纵裂入路的患者术后有尿崩,予以抗利尿激素对症支持治疗后完全恢复。1例翼点入路及1例额底前纵裂入路的患者考虑颅内感染可能,予以积极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恢复。翼点入路以及额底前纵裂入路中均有1例考虑术后复发。[结论]两种手术入路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未见明显差异。鞍结节脑膜瘤的全切率、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均与这两种手术入路的选择无明确的关系。翼点入路和额底前纵裂入路并无绝对的优劣,均能使鞍结节脑膜瘤获得良好暴露,而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以及熟练的手术技巧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手术全切肿瘤的几率以及预防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个体化腰腹肌功能锻炼在缓解气滞血瘀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疼痛及改善腰部功能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指导患者选择合理的功能锻炼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19年12月因腰痛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门诊,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62例,收集、测量及整理患者的一般资料、疼痛和功能障碍评分以及腰椎曲线指数、骶骨倾斜角等相关指标。将62患者分为试验组及
石墨烯光学上良好的透光度、电学上超高电导率及其他优异的性能使其作为透明导电薄膜在许多方面较传统的氧化铟锡(ITO)及掺氟氧化锡(FTO)等透明导电薄膜具有更多潜在的应用市
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TOF)测量对于核物理实验有着重要的意义,广泛存在于高能对撞机、大型强子对撞机、超级B工厂和未来的轻子对撞机等探测器实验的研究中,如费米实验室Tevatron、ILC oramuon对撞机等,用于测量相对论性粒子的质量,故而研究和提高时间测量精度势在必行。本文开展裂变产物分析系统的飞行时间测量系统研究,该时间测量分为三部分:定时甄别电路、时间数字转换电路和时
目的:回顾分析EFRT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67例
毕赤酵母表达的外源蛋白可进入蛋白质的修饰加工、转运、降解等途径并具有天然活性,已成为比较理想的外源蛋白表达宿主之一。淀粉样蛋白是一类淀粉样蛋白沉积疾病的致病蛋白
第一部分:基于心肌17节段模型(CatLet)冠脉评分系统的推导及算法目的:基于心肌17节段模型设计一个(CatLet)冠脉评分系统。并用此评价冠脉病变的严重及复杂程度,收集病变的治
目的调查重庆二级医院门诊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相关情况,为更好地提高高血压控制率、改善患者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自2015年6-12月对重庆24家二级医院门
学校辅导对于个人和国家的发展来说十分重要。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在高中阶段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然而我国的学生发展指导起步比较晚,目前并未在高校设置相关的学生发展指导专业,对学生发展指导教师的培训渠道尚不畅通,缺乏相关的培训与认证。因此我国在培养相关专业人才的同时有必要了解国外类似专业人员的培养
黄土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最发育的地区之一,随着城镇开发不断深入,黄土区产生大量的人工开挖高陡边坡,由于这些高陡边坡紧邻居民区、厂矿及道路,施工作业面狭窄、支护空间受限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CT849蛋白在宿主细胞炎症调节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及有关机制,为进一步了解Ct致病情况提供可靠的、准确的数据支持。方法:CT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