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石油开发技术的提高及轻质原油储量的减少,稠油开采引起了石油界的高度重视,但仍面临许多难题。突出表现为粘滞摩擦阻力增大,光杆缓下冲次降低、杆柱疲劳磨损加重、原油进泵阻力加大、悬点载荷变化明显等问题,使稠油开采难度显著增加。原油粘度与井筒斜度的增大是导致稠油开采困难的根本原因,现有系统优化设计方法大多基于定值粘度构建杆柱力学模型,较少考虑井眼轨迹对杆柱力学分析的影响。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井筒产出
【基金项目】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项目“稠油井助力举升技术的研究”,项目编号:30200019-17-ZC0613-003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石油开发技术的提高及轻质原油储量的减少,稠油开采引起了石油界的高度重视,但仍面临许多难题。突出表现为粘滞摩擦阻力增大,光杆缓下冲次降低、杆柱疲劳磨损加重、原油进泵阻力加大、悬点载荷变化明显等问题,使稠油开采难度显著增加。原油粘度与井筒斜度的增大是导致稠油开采困难的根本原因,现有系统优化设计方法大多基于定值粘度构建杆柱力学模型,较少考虑井眼轨迹对杆柱力学分析的影响。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井筒产出液环空视粘度模型与三维杆柱力学模型的稠油斜井系统优化设计方法,且考虑添加内衬管、加重杆及扶正器的偏磨治理方案,为实现上述方法,采用C++编程语言研制了稠油斜井有杆抽油系统优化设计可视化软件平台。从系统优化设计方法研究到软件平台搭建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在基本参数与系统参数计算方面。首先,针对普通杆柱组合与空心电加热杆柱组合的稠油斜井,分别建立基于Beggs-Brill压力增量迭代法的井筒压力分布模型与基于能量守恒方程的井筒温度分布模型;其次,考虑偏心当量间距,建立井筒产出液环空视粘度模型;最后,分别对普通杆柱组合新投产井、空心电加热杆柱组合新投产井及已投产井进行杆柱组合的优化设计。在杆柱力学模型研究与稠油进泵规律分析方面。考虑井筒产出液环空视粘度的变化与接箍、扶正器对杆柱受力的影响,对普通杆柱组合与空心电加热杆柱组合的稠油斜井分别建立杆柱力学模型,并分析了由杆柱下行摩擦阻力变化引起的杆柱缓下现象;通过对多级杆柱受力的分析,制订添加内衬管、加重杆及扶正器的偏磨治理方案,实现了基于偏磨治理的稠油斜井有杆抽油系统优化设计;利用Fluent软件分析冲程、冲次及粘度等不同因素对稠油进泵规律的影响。在可视化软件平台研制方面。运用VS2010开发工具搭建软件平台的系统框架,结合Access数据库技术设计软件平台的数据结构,利用Open GL技术实现软件平台井眼轨迹、杆管接触状态等的三维动态仿真及优化设计结果的可视化显示。
其他文献
针对钻杆螺纹特殊结构缺陷的检测需求,引入交流电磁场检测(Alternating Current Field Measurement,ACFM)技术,建立基于ACFM钻杆螺纹缺陷仿真模型,分别仿真螺纹齿顶横向贯穿缺陷、齿顶纵向缺陷、齿内侧纵向缺陷、齿根纵向缺陷以及自然点蚀缺陷周围电磁场的畸变规律,研发基于高灵敏度隧道磁阻(TMR)传感器的螺纹缺陷ACFM检测探头,借助MATLAB和Lab VIEW图
随着油田开采的发展,全国各地油田井下油管的变形、错断等现象也逐年增高。为了满足修井的需要,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新工艺、新工具。其中油管切割是比较有效的方式,最大限度的切断油管,同时为后面的打捞工作做好准备。因此本文针对井下油管切割进行了深入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研发出一套井下油管电弧切割装置,并总结出一种适合切割井下油管的工艺方法,取得了一些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的成果。本文围绕国内外井下油管的切
注水是油田生产上常见的增产方式,由于每天注入井下的水量巨大,因此注水采油也是油田的能耗大户。注水泵站是注水采油中的动力源,泵站运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注水系统乃至整个油田生产的能耗。注水泵是泵站的核心设备,其运行组合及运行参数影响着注水泵站的运行效率。为了提高注水系统的运行效率,本文针对注水泵站,考虑泵站内离心泵和往复泵两种类型,分别建立了以能耗最低为目标函数的离心泵串并联组合优化算法以及往复泵并
我国鄂尔多斯盆地拥有丰富的煤层气、致密气、页岩气等煤系气资源,但部分气井存在单一开采资源效益低的问题,而研究区块煤系地层具有垂向上叠置分布的特点,具有同井合采的地质条件,可以达到增产以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针对上部致密砂岩层与下部煤层的储层叠置关系,本文提出了基于气举技术的合采管柱设计,根据气携液原理,利用上部高压致密砂岩气携带煤层井液,对煤层进行排水降压作业,实现两储层协同开采,对提高我国非常规气
随着世界开发海洋资源能力的提升,桥梁、港口、海上风机尤其是海上导管架平台的建设都需要采用大直径超长的桩基。由于桩和锤的重量很大,桩基在打入某些软弱地层时,容易发生溜桩现象,影响施工安全和工程进度。对于溜桩现象,国内外大多是理论研究,缺少阻止溜桩装置的设计研究,因此防溜桩装置的设计很有必要。首先,本文结合国内外对溜桩的研究现状,对溜桩现象和理论进行分析总结;针对粘性土和砂性土的不同,用工程实例优选桩
本文结合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在分析煤层气与致密气排采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煤层气与致密气在现有常规小修作业后存在产能下降,储层损伤的问题,提出了进行不压井作业的必要性,同时,针对现有的油气田带压作业设备应用于煤层气致密气井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小修作业的煤层气致密气不压井作业工艺,并设计了基于小修作业的不压井作业设备,对关键系统与设备进行了详细设计,并研制了不压井小修作业设备的实物样机,进行了相关实
随着油藏钻采难度加大,深井超深井事故频繁、钻井周期长和钻井成本高等问题日趋严峻,对近钻头钻柱参数的随钻监测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随钻测量工具主要针对定向数据及地层特性参数进行测量,缺乏对钻柱参数的全面监测。首先,本文研究了近钻头钻柱参数的随钻测量方法。基于对钻柱的受力状态分析,采用电阻应变电测法测量钻柱的钻压、扭矩和弯矩,并针对该贴片方案进行输出电压理论推导与误差分析;选型传感器并针对井下安装环境设
世界近海油气资源储量不足,为缓解能源危机,有必要向深海进发。托管架系统是深水油气开采的重要环节之一,由于深海环境较为复杂,常规托管架难以完成海底管道的铺设作业,相关技术被国外公司所垄断导致国内研究与发展不完善,因此本课题提出对进行深海作业的可伸缩调整式托管架系统进行研究。课题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大型海洋石油装备的三种典型驱动机构进行分析与比较,选择最佳机构以实现托管架系统的伸缩作业;按照行业规范和基
水下采油树是水下生产系统的核心装备之一,是水下油气生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美国Cameron公司研发制造的全电采油树已进入海试阶段,其优越性能及发展潜力都是传统液力采油树所不可比拟的。而电控闸阀作为全电采油树中切断介质流通的关键执行机构,其性能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水下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对水下采油树电控闸阀系统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通过深入分析国际水下生产设备的设计标
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压力是非常重要的操作参数之一,不管是在压力容器、操作设备、热交换器或管系中都存在着压力,进而形成压力设备。压力系统是由具备同等压力等级的设备相连而构成的生产或存储系统,保证压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而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因火灾、人为操作失误、全部电力失效等工况导致的超压燃爆事故,因燃爆造成的原料泄漏、装置损坏等结果严重危害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并且给环境带来无法挽回的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