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对心房颤动高凝状态以及血栓栓塞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nxi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心房颤动患者存在缺血性卒中风险,甲状腺功能亢进是心房颤动最常见且可逆转的病因,而甲状腺功能亢进是否作为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增加心房颤动缺血性卒中风险目前仍存争议。本研究旨阐明甲状腺功能亢进是否增加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卒中事件。方法:回顾性入选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6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甲亢伴房颤组);以及107例甲状腺功能正常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房颤组)和10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而无心房颤动病史患者(甲亢组)。随访终点为缺血性卒中事件。结果:1、三组人群临床特点等基线均具有可比性。在心房颤动人群中,甲亢伴房颤组与房颤组,在性别(42%vs.36%,Y=-0.42)、平均CHADS-VASc(1.6±0.2vs.1.6±0.1,P=0.64),充血性心衰(13%vs.8%,P=0.43)、高血压病(35%vs.43%,P=-0.42)、糖尿病(16%vs.13%,P=0.65),既往卒中或者TIA史(6%vs.6%,P=-0.86)、持续性心房颤动(13%vs.9%,P=-0.53)人数方面,以及左房内径(43.7±0.8vs.42.6±0.6mm,P=0.28)等方面未见明显差异。尽管甲亢伴房颤组人群略年轻与于房颤组(55.1±1.7vs.59.4±1.1岁,P=0.08),但在年龄大于65岁的人数方面(27%vs.29%,P=-0.72)未见明显差异;并且入院前,甲亢伴房颤组与房颤组,在服用抗凝药物方面---拜阿司匹林(19%vs.26%,P=-0.35)和华法林(6%vs.5%,P=-0.73)未见明显差异;出院后随访期间,拜阿司匹林(29%vs.35%,P=0.50)和华法林(26%vs.30%,P=-0.60)亦没有明显差异。在甲状腺功能亢进人群中,甲亢伴房颤组和甲亢组,在性别(42%vs.36%,P=-0.42)、年龄(55.1±1.7vs.52.3±1.2岁,P=0.19),充血性心衰(13%vs.11%,P=0.80),高血压病(35%vs.28%,Y=0.38),糖尿病(16%vs.14%,P=0.82),既往卒中(6%vs.3%,P=0.43)人数方面均未见明显差异。然而甲亢伴房颤组左房内径(42.9vs.36.6mm,P<0.001)和B-脑钠肽(1440±222vs.253±26mm,P<0.001)明显大于甲亢组。2、经过26.5±7.5月的随访,甲亢伴房颤组发生12例缺血性脑卒中,平均7.6%/年;房颤组发生9例缺血性脑卒中,平均3.6%/年。甲亢伴房颤组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房颤组(HR:3.2,95%CI:1.01to5.59, P=0.04)和甲亢组(HR:15.6,95%CI:1.57to7.49, P<0.001)。3、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甲亢(OR:1.6,95%CI:1.2-2.6,P=0.02)和CHADS-VASc(OR:2.8,95%CI:1.6-5.0, P<0.001)是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而D-二聚体水平(OR:5.103,95%CI:1.03-4.54,P<0.05)和CHADS-VASc(OR:9.8,95%CI:2.3-7.6,P<0.01)是甲亢合并房颤发生缺血性卒中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而服用华法林是房颤患者(OR:0.85,95%CI:0.84-0.95, P=0.04)和甲亢合并房颤患者(OR:0.87,95%CI:0.82-0.90, P=0.03)发生缺血性卒中事件的保护因子。结论:1、甲状腺功能亢进作是增加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卒中(血栓栓塞)事件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2、证实心房颤动无论是否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CHADS-VASc评分均是发生缺血性卒中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3、对心房颤动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者需要强化抗凝治疗,尤其在CHADS-VASc评分较高情况下。目的:既往研究己明确证实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血清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联合临床危险因素可有效预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远期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包括已经接受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治疗患者。而未曾有学者研究甲状腺功能亢进伴房颤患者体内D-二聚体水平,以及其D-二聚体水平与缺血性卒中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旨阐明甲状腺功能亢进是否作为一个危险因素增加心房颤动患者D-二聚体水平,以及进一步阐明D-二聚体水平和远期血栓栓塞事件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入选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6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甲亢性房颤组);以及107例年龄,性别和相关危险因素匹配的甲状腺功能正常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房颤组)和10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而无心房颤动病史患者(甲亢组)。检测其D-二聚体水平等凝血功能相关血清学指标,并随访血栓栓塞事件。D-二聚体水平反映机体高凝状态。结果:1、三组人群临床特点等基线均具有可比性。在心房颤动人群中,房颤组与甲亢伴房颤组,在性别(42%vs.36%,P=-0.42)、平均CHADS-VASc (1.6±0.2vs.1.6±0.1,P=0.64),充血性心衰(13%vs.8%,P=-0.43),高血压病(35%vs.43%,P=0.42),糖尿病(16%vs.13%,P=-0.65),既往卒中(6%vs.6%,P=-0.86)人数方面),左房内径(43.7vs.42.6mm, P=0.28),心房颤动类型(13%vs.9%,P=-0.53)等方面未见明显差异。尽管甲亢伴房颤组人群略年轻与房颤组(55vs.59y, P=0.08),但在年龄大于65岁的人数方面(27%vs.29%,P=-0.72)未见明显差异。在所有入选人群入院前,房颤组与甲亢伴房颤组,在服用抗凝药物方面---拜阿司匹林(19%vs.26%,P=0.35)和华法林(6%vs.5%,P=-0.73),未见明显差异。在甲状腺功能亢进人群中,甲亢组和甲亢伴房颤组,在性别(42%vs.36%,P=-0.42)、充血性心衰(13%vs.11%,P=0.80),高血压病(35%vs.28%,P=-0.38),糖尿病(16%vs.14%,P=-0.82),既往卒中(6%vs.3%,P=0.43),人数方面均未见明显差异。然而甲亢伴房颤组左房内径明显大于甲亢人群(42.9vs.36.6mm, P<0.001)。甲亢伴房颤组较房颤组(0.66±0.06mg/l vs.0.34±0.02mg/l,P<0.001)和甲亢组(0.66±0.06mg/1vs.0.27±0.02mg/1, P<.001) 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升高。2、经过26.5±7.5月的随访,甲亢伴房颤组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房颤组(HR:3.2,95%CI:1.01to5.59, P=0.04)和甲亢组(HR:15.6,95%CI:1.57to7.49, P<0.001).在甲亢伴房颤组,D-二聚体水平<0.6mg/L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D-二聚体水平≥0.6mg/L者(2VS.10,P=-0.04)。3、无论在甲亢伴房颤组还是在所有房颤患者中发现,卒中事件中D-二聚体水平<0.6mg/L人数明显少于非卒中组。不管临床危险因素,在D-二聚体<0.6mg/L的甲亢伴房颤人群中卒中发生率仅有3.5%/年(4/38/3年),而在D-二聚体≥0.6mg/L的甲亢伴房颤人群中卒中发生率高达11.1%/年(8/24/3年);相似的,在D-二聚体<0.6mg/L的所有房颤人群中卒中发生率仅有3.1%/年(12/131/3年),在D二聚体≥0.6mg/L的所有房颤人群人群中卒中发生率高达7.9%/年(9/38/3年)。4、若以D-二聚体≥0.6mg/L为阳性,对甲亢伴房颤患者进行缺血性卒中诊断,其阳性预测值33.3%,阴性预测值89.5%;对所有房颤患者进行卒中诊断,其阳性预测值23.7%,阴性预测:90.3%。5、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甲亢(OR:1.6,95%CI:1.2-2.6,P=0.02)和CHADS-VASc(OR:2.8,95%CI:1.6-5.0, P<.001)是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而D-二聚体水平(OR:5.103,95%CI:1.03-4.54,P<0.05)和CHADS-VASc(OR:9.8,95%CI:2.3-7.6, P<0.01)是甲亢合并房颤发生缺血性卒中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1)甲状腺功能亢进增加心房颤动患者体内D-二聚体水平,提示增加心房颤动患者体内高凝状态。(2)D-二聚体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卒中事件具有较高阴性预测价值,尤其在结合CHADS评分。
其他文献
随着当今国际刑事司法实践的发展,犯罪形势的日益严峻性与司法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矛盾越来越突出,不断催促着刑事司法理念和制度的推陈与创新,于是,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便在新的司法现
<正>为探索海水池塘养殖新模式,提高池塘综合利用率,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黑沿子镇养殖户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一种轮虫与南美白对虾综合养殖模式,在同一池塘内前期养殖轮
以两种规格的凡纳滨对虾为试验对象,研究了2种免疫增强剂(低聚糖、维生素与小肽复合物)对大规格虾以及EM(微生态制剂复合物)对小规格虾的促生长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免疫
对运载火箭进行声学优化是现代航天技术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在整个过程中最有意义的是降低运载火箭整流罩内的声压级,从而保护罩内的卫星和其它精密仪器设备不受到噪声的破坏。
肺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急性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急性肺栓塞是我国的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误漏诊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经临床症
目的:脑能量代谢异常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学习记忆功能衰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本研究
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根据中国能源消费量大和人口众多的国情,需要控制2050年个人乘用车保有量不超过3×108辆;石油消费量控制在6.0×108t;将城市商业和居住领域人均天然
龋病是一种口腔内多因素疾病,其发生的先决条件是细菌的存在。口腔内的主要致龋菌为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其次为乳杆菌和放线菌属。其中变异链球菌与龋病的发生有着
《报任安书》中,"牛马走"句中的"牛"应当是"先"之误字;"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句中的"与"如释为"称许,认可","比"字则应删去,不删,"与"只能释为"和"。"西伯拘而演《周易》;仲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开发有望缓解人类对电力需求增加的压力、摆脱或减轻国家对石油进口的依赖,SOFC较少排放污染气体和温室气体对环境影响小,它还具有有较高功率和高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