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设计一个对外汉语课堂观察表,用来观察研究对外汉语课堂,尤其是用来观察教师,希望这个观察表能够在培训新手教师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首先本文对要设计的对外汉语课堂观察表所依据的观察工具进行了简单介绍和评价。对外汉语课堂观察表主要是基于国外第二语言教学观察量表,主要有COLT,即Communicative Orientation of Language Teaching,主要考察语言教学的交际性;IRF话语分析模式以及T-unit平均句长分析法。我们借鉴了这些课堂观察工具的一些观察项,并根据对外汉语课堂的特点和国内的研究,设计了对外汉语课堂观察表。其次,我们对设计的对外汉语课堂观察表的每个观察项都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对观察的时候如何进行操作也进行了详细地说明。我们的观察表包括三个表,表一是对所观察课堂基本情况的记录;表二是在课堂上直接使用的观察表,可以记录教师上课的环节安排,各个部分以怎样的活动形式进行,涉及到哪些内容,以及所使用教辅材料的一些内容。表三是对课堂录像转写以后的语料进行分析,主要是分析教师语言和师生互动,设计有教师语言的选择、难度,教师提问相关内容,师生话轮替换和引发语,学生语言形式等内容。表二是对课堂一个整体大概的了解和分析,表三则是对整个课堂具体的分析。第三,为了检验我们设计的观察表是否易学、易于推广,以及是否能够观察和分析出不同教师的区别,我们设计了两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我们设计的对外汉语课堂观察表内容和具体操作方法比较容易掌握,并且很多观察项能够区别优秀教师和新手教师的不同,这些观察项有:表二的活动形式、语言内容、教辅材料类型和教辅材料来源,表三的提问类型、教师反馈、话轮、回合和话步、学生引发语和学生语言形式等。根据实验结果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对外汉语课堂观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