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1年11月至1952年10月,在中共中央的统一部署下,上海市发动了一场以“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政治运动,史称“三反”运动。这场历时近一年的政治运动,对当时中共执政地位的巩固、社会风气的转移以及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造、“反右”运动等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目前对“三反”运动的研究主要是从运动对惩治贪污腐败、树立党政机关的新气象以及对不法奸商的打击等方面来进行论述,而对运动的发动方式、斗争手段及其对当时社会经济关系的影响等缺乏分析。本文主要利用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在勾勒上海“三反”大脉络的同时,着重揭示了运动中一些鲜为人知的现象,以此展现这场运动丰富且复杂的面向,并尝试在廓清史实的基础上思考它的利弊与根源。除绪论外,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考察了“三反”运动的由来,对上海“三反”之前的“三害”,运动中的组织、运动初期的坦白检举情况做了描述。第二部分,以追查大贪污犯的“打虎”斗争为重点,着重考察了上海“三反”运动中的出现的“打虎”预算升级、逼供信、自杀、经济停滞等现象。第三部分主要考察了运动尾声中追赃、定案、干部变动等现象。余论部分则尝试分析了上海“三反”运动中各种“乱象”的根源及其所产生的历史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