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自我认同危机剖析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hs2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认同危机问题在前现代社会隐而不彰,自从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网络空间的出现,自我认同问题遇到前所未有的新困境,使自我认同危机问题越来越突出,因而对其研究也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但大多数学者仅仅将网络自我认同危机归因于网络技术或网络空间,这并没有找到问题产生的真正根源,因而也无益于问题的根本解决.该文从技术哲学和技术社会学的角度考察网络技术与人的自我认同之间的关系.文章在结合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接着,对已有的关于网络自我认同危机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肯定网络自我认同危机的存在,指出网络自我认同危机问题的出现是建立在独特的网络行为基础之上的,通过网络依赖、网络综合症、网络空间角色混乱、交往中的信任危机和自我价值的否定等方面表现出来.网络自我认同危机具有多极主体性、非常规人际互动性和非信任性等方面特征.提出网络自我认同危机的实质是人在网络技术条件下努力寻求自我恒常性,追求自我认同时所感到的难以协调的混沌感.其根源在于人与技术的互动过程,是人的自我恒常性与适应性的矛盾在现代网络社会情境中的表现.最后,在阐明网络技术与人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调适人与网络世界互动、健康协调发展的具体对策建议,以期淡化或消除网络自我认同的危机.
其他文献
本文考察了关于心体的见解差异和阿赖耶识的重要思想.依据俱舍论的说法,小乘部派认为心意识的体性是唯一的,心和意及识的作用是不同的.以《俱舍论》为首的小乘论典认为"心"有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要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这一点还有赖于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和法律权威的加强。法律的权威和法律的有效性,除了来源于国家的强制保证外,另外一个重要
学位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科学家提出的弦理论经历"超弦理论"和"M-理论"的二次科学革命后,在理论上以"弦"统一各种基本粒子、场和相互作用,把"弦"视为物质世界的基本构成.弦理论进程
时光如梭,斗转星移,今年已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第90个年头,也是中国共产党“坐江山”第62个年头。放眼神州大地,山河壮丽,人民豪迈,欣欣向荣,气象万千。90载风风雨雨,90载天翻地覆,盘点既往历程,展望未来路径,我党有许多宝贵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和提炼,许多重大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和论证,归根结底可聚焦为三点:怎样把人民“放在心上”,凭什么“坐在台上”,该如何“走好路上”?  “把人民放在心上”是共产党“坐在
从地理大发现时代全球贸易航路的开辟和商业的繁荣,到工业时代机器取代自然力而带来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再到信息时代知识取代资本和自然资源而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科学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