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源时空特征及其优化配置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666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式成为国家开放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它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要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将不断提高,人才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而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整合是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我国沿海重要经济增长区域的关键一环。人才的短缺和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将会成为制约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发展步伐的不利因素。以区域经济差异、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基础,从人力资源的自然、社会、经济结构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源现状,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源的变化,运用相关性分析方法来分析其在产业的分布情况,进而评价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劳动力的配置状况。分析结果显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源存在着总量偏少、整体素质不高,时间上的增长与空间的集聚不协调,劳动力在城乡、行业之间的自由流动依然受到政策、行业发展的限制,部分劳动力无法进入社会实现就业与行业急需大批合适人才进入行业之间的矛盾突出,人力资源在产业中的布局远不能满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需要等问题。借鉴其他起步较早、发展较成熟的经济区在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上的成功经验,立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源布局现状和发展目标,建议建立符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人才管理体系,通过明确人才招聘、管理、人事争议仲裁的程序和规定,改善体制中存在的弊端;通过整合地区资源,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提高人力资源的流动性。在开发、引进人才方面,一要加大基础教育投入,提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提升高级人力资源的比重;二要为技术型行业提供专业技能人才;三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完善人才引进的配套设施,做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方面,要提高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把人力资源从第一产业中解放出来;要加快第二产业的转型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进程,刺激人力资源不断向第二、第三产业聚集,共同作用,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带动就业。
其他文献
目前Internet已成为影响GIS最重要的外部因素之一,同时,GIS自身的发展使这种影响更加深远。为了解决设备管理中与空间相关的查询分析等问题以及更好的优化设备管理中心人机交互
商圈和选址分析对于零售商业十分重要。虽然地理学家很早就提出了商业规划布局的理论和方法,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工具的支持,或检验和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数据不易于获得,致使
作物长势监测和产量预测的准确性,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卫星遥感观测和作物生长模型是近年来作物长势监测和产量预测应用较为广泛
李昌同志:您好!来信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江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关心和支持。今年以来,我在一些会上讲到要加大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监督范围要着重抓好工作圈、生活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课取材于东北师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孙立权策划的一个小初高跨学段的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该活动由小学、初中、高中各一位语文教师分别给小学四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
在科技信息时代,人力资源已成为国家、组织自身创造价值的资源,是各国在确立未来发展目标时所考虑的首要问题,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有利因素。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矿业开采是人类获取矿产资源的基本手段,它利用并加速地球的地质大循环过程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人类的矿业开发活动也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的自身安全造成了一系列的负面
一直以来在我国的许多地方,只顾经济增长速度,忽视了资源与环境的保护,特别是自然资源的保护,造成巨大的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土地利用率下降,直接威
本文是通过参与多个城乡一体化地籍项目设计、开发和实施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论和实践的总结。随着“以图管地”和“城乡一体化地籍”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全国第二次土地利用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