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向混合励磁无刷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obo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向混合励磁无刷电机是近年来在双凸极永磁电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电机。它既具有双凸极永磁电机高效率、高功率因数等一系列的优越性能,又能通过控制轴向励磁线圈的励磁电流方便地调节气隙磁场,实现弱磁和增磁控制,增大电机的调速范围,因此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两向混合励磁无刷电机为方便调节气隙磁场,在定子绕组上装有电励磁绕组,使得电机的控制多元化。本文研究的重点就是:基于DSP芯片TMS320F2812设计电机的调速控制系统,实现调磁、调压和调速之间的动态优化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介绍了两向混合励磁无刷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并建立了数学模型。 2.根据对电机工作原理的分析,提出了分区控制的思想:在基速以下由电流分配限幅器协调调速、调压和增磁调节之间的动态关系,在基速以上由反电势PI调节器协调调速、调压和弱磁调节之间的动态关系,从而实现调速、调压和调磁之间的动态最优化控制。 3.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两向混合励磁无刷电机分区控制调速系统静态及动态仿真模型,并给出了仿真结果,包括电流、转速和转矩等,验证了控制策略、调速系统仿真模型的正确性。 4.根据电机的特性,从控制器的要求出发,设计了数字控制系统的外围硬件电路。包括位置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以及功率变换电路的设计,同时还对保护电路进行了设计。 5.根据电流和转速控制器的设计,编写软件程序完成整个驱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初始化程序以及能够完成电流和转速控制的中断服务程序。 6.对两向混合励磁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进行实验研究,论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驱动控制系统的实用性。实验数据和波形表明:两向混合励磁无刷电机的驱动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
其他文献
金属泡沫夹芯结构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夹芯结构,它在作为结构承载的同时兼有缓冲吸能、吸声、降噪及轻质等优越性能,已被应用于航空、航天及航海等高科技领域。目前各国学者
在白山梯级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经过8年的运行后,考虑到监控系统设备的老化和计算机监控技术的发展,2005年初白山发电厂决定对原监控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改造,采用H9000 V3.0版分布式开放型计算机监控系统,更换上位机硬件和网络设备,取消LCU单元原有的工控机,直接通过PLC以太网口接入上位机系统。通过平稳逐步的升级改造,完全达到了增强系统功能、优化系统结构、提高系统可靠性的目的。本文讨论了监控升级
铝电解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涉及到电、磁、热、力、流等多个物理场,这些多物理场相互作用,彼此耦合,共同影响电解槽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研究铝电解槽中多物理场之间的耦合影
结构系统动力响应的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通过Fourier变换被联系起来,是同一规律的的等价描述,因此,Fourier变换是一种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的数学工具。非保守系统
学位
期刊
期刊
期刊
变频牵引电机是交流传动牵引机车的关键设备之一,其安全、可靠性直接影响牵引机车的性能。根据国外高速牵引电机的有关运行经验,采用了应用IGBT器件的PWM逆变器后,出现了绝缘过早损坏的情况,尤其是定子绕组匝间绝缘击穿。研究发现高压方波脉冲使得介质损耗、局部放电和空间电荷对绝缘的老化作用加剧,导致绝缘过早失效。因此,研究变频牵引电机匝间绝缘的老化和失效机理,确定反映绝缘性能的特征参量及绝缘评估办法,对于
在计算机出现之前,层合板问题只能用解析的方法求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有限元法为代表的数值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为了能够得到可供各种近似解进行比较的精确解,仍
功能梯度材料可以有效降低不同材料间由于热膨胀系数不匹配而产生的高热应力、高残余应力,并且有助于解决由界面突变引起的失稳,开裂等问题。因此,功能梯度材料通常用作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