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掺杂Li2FeSiO4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yt584586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硅酸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2FeSiO4具有成高安全性、低成本、资源丰富等优点,被认为是极具发展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晶格结构中,聚阴离子(Si04)4-的Si-O键具有很强的结合力,使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稳定性。该材料电子导电率和锂离子扩散速率较低,目前,关于Li2FeSiO4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其导电率上,采取的方法主要有碳包覆、减小颗粒粒径、掺杂金属离子。掺杂3d金属Cr,可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在充放电过程中保持良好循环稳定性,但目前缺乏理论研究。本文采用基于
其他文献
量子计算和量子算法近年来研究进展非常迅速。随着计算机芯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元件越做越小,集成电路技术现在正逼近其极限,传统的计算机结构必将有终结的一天,而且尽管计算机的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是一种宏观量子现象。1924年,爱因斯坦将玻色关于电磁辐射的统计理论推广到了有质量玻色子,指出当玻色气体的温度降低到某个临界值以下时,会有宏观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