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业系统是语文教科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能帮助教师快速确定文章重难点,更能帮助教师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其教学策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2016年9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统编本”语文教科书开始进入中小学课堂,成为全国范围内通用的教科书。与此前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标本”语文教科书相比,统编本的作业系统在编写上有很大变化,如课后练习题的细化、练习题深度的增加、写作模块知识体系的变化等,这些都是需要一线教师去研究的。本文选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国标本”与2016年出版的“统编本”两套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作业系统为对象进行整体与局部的分析与比较,以期取长补短,充分发挥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的转化功能、检测功能以及备课辅助功能,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引言、正文以及结语三大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价值与方法,并从八个方面对前人关于“作业系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一章界定“语文教科书”与“作业系统”的含义,分析了在语文课程标准以及众多课程理念下作业系统该如何编制的问题,梳理了我国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的从萌芽到成熟的发展过程。第二章对国标本与统编本的作业系统进行整体分析。从板块的设置以及安排入手,分析了统编本在国标本作业系统的基础上所做的改进:“预习”板块的增加以及课后习题的细化;统编本习题数量更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提出的“少而精”的要求,并且题目的设置层层递进,重视文本解读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三章对国标本与统编本的作业系统进行局部分析。通过对“写作”板块作业系统的分析,发现统编本能更好地连接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减轻学生面对写作时出现的畏难情绪。通过对“综合性学习”板块作业系统的分析,发现国标本主题的设置与该单元选文的主题有关,而统编本则是从“传统文化学习”“语文综合实践”“语文学习生活”三个方面来进行“综合性学习”板块内容的编写。第四章是对语文作业系统的一些编制与使用建议。编制建议有:更新语文课程理念,落实语文课标要求;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体现能力训练梯度。针对教师使用作业系统的建议有:灵活使用课后练习,开展教学活动以及教师可借鉴多版教科书的课后习题,对习题进行二次开发;针对学生使用作业系统的建议有:依据作业系统,预习所学内容以及参照作业系统,编制自我练习。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并提出今后初中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如九年级国标本与统编本作业系统的对比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