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gB基因介导的脂寡糖α2,3-唾液酸化在副猪革拉瑟氏菌致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705664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副猪革拉瑟氏菌(Glaesserella parasuis,GPS)属于巴氏杆菌科的一种短小杆菌,是猪上呼吸道常在菌。在机体受到应激、免疫力低下或继发感染条件下,侵入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引发宿主的革拉瑟氏病。该病多发于断奶仔猪,或常见于与其他细菌和/或病毒混合感染的猪群,对生猪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对该病原的研究主要是对病原毒力因子的挖掘,但对其在上呼吸道定殖以及突破呼吸道屏障的研究较少。已有研究表明:能造成全身系统性感染的菌株都含有lsg B基因,其编码一个α2,3-唾液酸转移酶蛋白,但其具体的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从构建lsg B基因缺失菌株出发,在体外细胞模型上证实了该基因缺失能显著降低GPS跨越单层细胞屏障的能力、降低GPS侵入细胞能力、降低GPS在健康猪血清中的存活能力,并发现lsg B基因介导LOS的α2,3-唾液酸化能识别巨噬细胞表面结合唾液酸的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1(Siglec1),促进TGF-β1的分泌。我们探究了TGF-β1对上皮屏障完整性的影响,深入分析了TGF-β1调控GPS侵入上皮细胞的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lsg B基因介导LOS发生α2,3-唾液酸化利用自然转化的方法,我们在5型临床分离的强毒株SH0165(以下称野生菌株)中成功获得lsg B基因缺失菌株,并通过穿梭质粒在缺失菌株中回补该基因成功构建其互补菌株。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证实:相较于野生菌株和互补菌株,缺失菌株表面的α2,3-唾液酸化水平显著降低,lsg B基因造成GPS菌株去唾液酸化。分别提取上述三株菌的LOS,PAGE银染实验进一步证实去唾液酸化降低LOS分子量,表明lsg B基因编码唾液酸转移酶的作用是修饰GPS的LOS发生α2,3-唾液酸化。2.lsg B基因介导LOS的α2,3-唾液酸化影响GPS致病力为探究LOS唾液酸化对GPS致病力的影响,我们分别在猪肾上皮细胞(PK-15)和猪髋动脉内皮细胞(PIEC)上进行了黏附侵入实验,结果表明缺失菌株对于上述两种细胞的侵入能力显著减弱,而黏附能力显著增强。分析LOS结构发现,LOS去唾液酸化后暴露了半乳糖残基,通过半乳糖预处理PK15细胞,再进行黏附实验发现缺失菌株黏附增强的现象被显著抑制。同时,我们探究了唾液酸化对GPS在血清中存活能力的影响,血清杀菌实验结果表明缺失菌株在健康猪血清中的存活率显著降低。WB实验结果表明,缺失菌株表面结合的补体抑制因子f H显著低于野生菌株和互补菌株。流式细胞术结果进一步证实沉积在缺失菌株表面C3b和攻膜复合体(MAC)的量显著高于野生菌株和互补菌株。上述结果表明,GPS唾液酸化通过结合补体抑制因子f H降低菌体表面C3b的沉积和MAC的形成,促进GPS在健康猪血清中存活率。小鼠实验结果表明缺失lsg B基因影响GPS对小鼠的致死率。上述结果表明。lsg B基因在GPS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3.α2,3-唾液酸化促进肺泡巨噬细胞TGF-β1的产生在本研究中,通过细菌的Pull Down实验,我们证实了野生菌株能够与重组的Siglec1发生相互作用,而缺失菌株结合较弱。WB和LOS-ELISA证实LOS的α2,3-唾液酸化与重组的Siglec1发生相互作用。野生菌株和缺失菌株及它们的LOS刺激猪肺泡巨噬细胞3D4/21后,WB检测Siglec1蛋白水平表达,证实α2,3-唾液酸化诱导更高水平的Siglec1表达。免疫组化进一步证实α2,3-唾液酸化诱导Siglec1在肺部的高表达。免疫共沉淀证实α2,3-唾液酸化激活的Siglec1能促进DAP12和Syk表达并形成三聚体激活下游级联反应。通过干扰RNA实验证实α2,3-唾液酸化激活的Siglec1/DAP12/Syk三聚体能促进上清中TGF-β1的分泌。WB证实去α2,3-唾液酸化的缺失菌株激活p38的磷酸化显著低于野生菌株,抑制p38通路后上清中TGF-β1的分泌显著减少。同时,通过抑制剂实验进一步证实Syk抑制剂显著抑制p38磷酸化和上清中TGF-β1的分泌。综上所述,α2,3-唾液酸化通过识别巨噬细胞表面受体Siglec1形成Siglec1/DAP12/Syk三聚体影响p38磷酸化调控TGF-β1的分泌。4.TGF-β1诱导GPS侵入上皮细胞及跨越上皮细胞屏障为证实分泌的TGF-β1对上皮屏障的影响。我们通过重组的TGF-β1蛋白对NPTr细胞进行了体外实验。ECIS结果证实TGF-β1能剂量依赖降低NPTr细胞形成的电阻屏障,TGF-β1受体抑制剂证实其降低NPTr电阻屏障依赖其受体发挥作用。WB结果进一步证实TGF-β1能降低NPTr细胞形成的电阻屏障是下调了NPTr细胞间的紧密连接蛋白。此外,我们还发现TGF-β1能通过依赖其受体的方式增加GPS对上皮细胞的侵入。通过WB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证实TGF-β1能增加GPS侵入NPTr细胞是通过下调Fn的表达来实现的。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Fn蛋白进行敲除,证实Fn能影响GPS对气管上皮细胞的侵入能力。以上结果表明,lsg B基因介导的α2,3-唾液酸化在GPS突破上皮细胞屏障过程中发挥作用,细菌通过α2,3-唾液酸化修饰利用宿主免疫细胞表面受体来调控上皮细胞屏障入侵深层组织。5.α2,3-唾液酸化修饰诱导宿主免疫细胞耐受通过构建体外耐受模型,我们发现去α2,3-唾液酸化显著降低LOS诱导的免疫细胞耐受水平,降低耐受细胞上清和小鼠血清中TNF-α的含量,降低Siglec1的表达。在耐受细胞中,WB和co-IP结果表明α2,3-唾液酸化通过诱导Siglec1受体来上调其接头分子DAP12和炎症抑制因子SHIP,并形成复合物。共聚焦实验证实去α2,3-唾液酸化减弱Siglec1与SHIP的相互作用。WB证实耐受细胞中去α2,3-唾液酸化降低p65磷酸化并降低上清中TNF-α和NO的分泌量。干扰RNA实验进一步证实耐受细胞中SHIP的上调依赖于Siglec1的激活。小鼠耐受模型中,α2,3-唾液酸化显著上调小鼠脾脏巨噬细胞中Siglec1的表达。以上结果证实,α2,3-唾液酸化通过诱导Siglec1上调SHIP诱导内毒素耐受。本研究证实了lsg B基因介导的α2,3-唾液酸化在GPS致病力、突破上呼吸道屏障和逃避宿主天然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深入探究了α2,3-唾液酸化在GPS在逃避宿主天然免疫、突破屏障和逃避补体杀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更好的理解GPS引发系统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保障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病害种类繁多和爆发频繁是阻碍水稻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帚枝霉菌(Sarocladium oryzae)侵染引起的叶鞘腐败病是一种严重威胁水稻生产的病害,其典型症状是深褐色的病斑出现在孕穗期的剑叶鞘上并将稻穗半包裹在叶鞘内,通过农药防治的难度较大。钾是水稻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也是重要的抗逆性元素。已有研究表明,施钾可以显著降低叶鞘
色泽作为柑橘果实品质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直接决定柑橘果实的经济效益。类胡萝卜素、花青素以及原花青素作为柑橘的主要呈色色素,其生物合成与积累是柑橘育种的重点关注性状。植物激素脱落酸(ABA)作为类胡萝卜素氧化裂解衍生物,与柑橘果实类胡萝卜素的积累有着紧密联系。此外,ABA在调控柑橘果实成熟衰老的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关于柑橘色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的生物合成和转录调控方面,而对于
棉花既是一种重要的纤维作物,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由于棉花生育期较长,从播种到收获期间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都会受到多种虫害的影响,因此虫害已经成为影响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棉花作为世界上四大转基因作物之一,Bt棉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鳞翅目害虫带来的影响,但导致刺吸式等非Bt基因靶标害虫危害的日益加重逐步成为危害棉花的主要害虫,迫使杀虫剂大量喷施,造成多种害虫对农药的抗性随之进化,这不仅
冠状病毒是基因组最大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冠状病毒与人类、动物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特别是自然界中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动物深受其害。随着人新型冠状病毒的全球大流行,人们对冠状病毒的认识也越来越多,但是冠状病毒的致病机制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冠状病毒纤突(Spike,S)蛋白可识别并感染宿主细胞,同时也是宿主产生中和抗体的主要靶标。然而,S蛋白对冠状病毒毒力的影响尚不清晰,除S蛋白以外其他基因是否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对全世界的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并且感染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而狂犬病早期诊断将为其临床治疗奠定基础,但目前仍缺乏足够灵敏的方法进行RABV感染的早期检测。近来研究报道,基于CRISPR-Cas13a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的一种
仔猪早期断奶会产生机体免疫抑制、生长性能下降和肝脏代谢紊乱等不利影响。肝脏是机体响应应激和供应能量的重要代谢性器官,其代谢紊乱直接影响机体的生长以及代谢情况。断奶后,一方面,机体无氧糖酵解加快,循环系统中的乳酸经Cori循环进入肝脏待清除,导致肝脏中乳酸的含量升高;另一方面,乳酸在肝脏堆积会造成肝脏损伤,影响仔猪能量代谢,进一步加重由断奶应激造成的生长缓慢现象。因此,控制肝脏糖代谢紊乱和乳酸沉积,
环曲病毒(Torovirus,ToV)属于套式病毒目(Nidovirales),可感染包括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以及鱼类等多种宿主。根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第十次报告,将环曲病毒正式从冠状病毒分离出来,单独形成一个亚目。猪环曲病毒(porcine torovirus,PToV)作为环曲病毒亚科成员之一,是引起仔猪腹泻的潜在病原体,其基因组变异较大,存在高重组风险以及跨种传播的潜能;同时其独特
氧化亚氮(N2O)被认为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温室气体之一,N2O的产生及减排问题备受世界各国研究者们关注。农田生态系统N2O排放贡献了主要的人为N2O排放。近年来,稻田被认为是N2O排放的重要源,稻田N2O生产和排放主要受作物生长、环境因子及田间管理等影响,其中作物是稻田系统中的核心。我国稻田种植模式多样,华中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稻田种植区域之一,该区域有多种稻田种植模式。但是对比多种稻田种植模式
柑橘溃疡病是由柑橘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citri subsp.citri,Xcc)造成的细菌性病害,严重制约着柑橘产业的发展。大多数柑橘栽培品种易感染溃疡病,生产中溃疡病的防治主要是通过农药来控制,极大的增加了生产成本。柑橘种质资源丰富,可分为原始、野生和栽培品种,而关于原始或野生柑橘对溃疡病的抗病性及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还比较有限。因此,本研究首先从野生柑橘资源入手,鉴定抗柑橘溃疡病
目的:探讨特立帕肽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骨密度(BMD),血清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1NP)和骨钙素(OCN)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7—2018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特立帕肽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术后第1日给予药物干预,对照组患者应用抗骨质疏松基础用药治疗,特立帕肽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