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组分膜泡相分离的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uyan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界中的生物除了某些病毒以外,都具有生物膜。生物膜对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具有隔离膜内物质与外界环境的作用,并且是细胞间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换的场所。真实的生物膜是由不同的磷脂分子和胆固醇构成,由此形成膜泡上的不同区域,这些区域扮演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此即脂筏模型。实验上发现,由不同磷脂分子和胆固醇构成的巨型膜泡会相分离形成Lo相(liquid-ordered phase)和 Ld 相(liquid-disordered phase),而由这两相可形成两区域或更多区域的两组分膜泡。关于两组分膜泡的稳定形状,F.Jullicher等人研究了曲率相同的两区域膜泡的平衡形状。之后,周五斌等人通过双向“打靶法”研究了两区域膜泡在不同平均曲率模量比ε和约化线张力系数λ下的平衡形状。2010年,Yanagisawa等人在实验上发现管状膜泡相分离形成三区域的有趣现象,为了解释实验上观察到的膜泡形状,他们用椭球形的参数方程近似代表膜泡形状,但估算所得的相变点φo=0.27与实验值φo=0.5差距很大。目前针对该实验结果还没有满意的理论解释。本文将采用直接极小化方法探究由两种不同的磷脂分子构成的两区域和三区域膜泡的稳定形状。主要工作包括:(1)运用直接极小化方法得到的两区域膜泡的稳定形状是否与周五斌等人利用双向“打靶法”所求解的相同;(2)在Helfrich自由能框架下是否存在实验上观察到的两类三区域的稳定膜泡,是否存在其它形式的稳定形状,能否给出与实验符合的相变点以及能使膜泡出现发芽现象的条件;(3)探究两组分边界处的约化线张力系数λ对两区域和三区域膜泡之间相互转变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得到的结论如下:1.采用直接极小化方法研究了曲率模量不同的两区域膜泡的稳定形状。计算了不同面积分数φo和曲率模量比ε下膜泡的稳定形状,发现在所研究的参数范围内,膜泡的稳定形状的确具有旋转对称性,其结果也与用打靶法数值求解的结果相吻合。证明以往运用打靶法数值求解结果的有效性,以及运用直接极小化方法研究两组分膜泡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为进一步研究三区域膜泡提供了可靠的基础。2.三区域膜泡膜泡的稳定形状并不一定是模式Ⅰ下的长椭球和模式Ⅱ下的扁椭球,实际形状是由膜泡两组分的曲率能、边界的线张力能以及约化体积共同决定。有体积约束时,约化线张力系数越大,所得的两种模式相互转变的相变点越接近实验值。无体积约束时,约化线张力系数越小,得到的相变点越接近实验值。有体积约束时,膜泡一般不会出现发芽现象,无体积约束时,只要约化线张力系数足够大,膜泡就会出现发芽现象。3.两组分膜泡的三种模式之间相互转变的相变点随约化线张力系数的增大而增大。
其他文献
核酸是组成生命体最主要的生物大分子之一,也是基因表达的基础,指导和调控着蛋白质的合成以及有机体细胞的相关机能。迄今为止,核酸已被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用于生物研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客观物质条件,是人类生产实践的重要场所,因此地理环境的演化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具有深刻影响。泥炭作为古地理环境变迁的最生动记录和良好的天然地
自发辐射是一种量子效应,是量子光学领域中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自发辐射为原子激发态向基态的跃迁,最初人们也认为自发辐射是原子固有的性质而对其束手无策。1946年Purcell
环境污染问题迫切需要实现对常见气体分子(尤其有毒气体)简易、灵敏、高效和低成本的检测。高效的气体传感器也有利于燃料的有效利用和控制排放。二维材料由于具有大的比表面积
本文主要研究Hilbert空间上几类算子不等式的推广.根据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有关算子不等式的研究背景和近年来的研究现状,并对常用记号和几个基本
庚型肝炎病毒(GB Virus C,GBV-C)属于黄病毒科、Pegivirus病毒属,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其基因组特征与丙型肝炎病毒较为相似,全长约9.4kb主要编码七种蛋白(E1/E2/NS1/NS2/N
切换系统作为一类特殊且重要的混杂系统,有着深远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广泛的实际应用背景,切换系统是由一组离散或者连续的子系统和一个切换信号组成,这个切换信号负责协调这些
带符号网络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领域有着重要研究和应用价值。带符号网络中的链接预测已经引起了很多领域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链接预测是网络分析中的重要研究领域。最近
乙型肝炎病毒(hapatitis B virus,HBV)属于嗜肝病毒科,是部分闭合环状DNA病毒,全长约3.2kb。HBV感染会引发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严重威胁人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简称IGF-1,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增殖调控因子。IGF-1基因含有6个外显子,通过其不同转录起始位点和终止位点的可变剪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