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金属纳米材料的液相法可控制备及物性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redche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其对于新奇物理探索和实际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纳米材料的结构和形貌可控合成一直是人们努力追求的目标。在这些纳米材料中,金属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光、电、磁、催化性质成为纳米科技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论文利用液相合成方法合成了银纳米线、多边形钯纳米颗粒、钯纳米球、钯纳米棒、氢氧化铟纳米材料,并使用多种表征手段对这些纳米材料的结构及物理特性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如下:   (1)利用多元醇还原法,以AgNO3为前驱体,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PVP)为稳定剂,通过控制反应参数和添加辅助剂NaOH两种方式分别实现了高产量银纳米线的可控生长。运用XPS、FTIR等分析手段对PVP分子与银纳米线的结合作用进行了分析,确定PVP分子主要通过五元环中的氧原子与纳米线表面的银原子形成配位键合。利用巯基与银原子结合更强的特性,实现了银纳米线的水-油性转变。   (2)利用高温热解法,以乙酰丙酮钯(Pd(acac)2,acac=acetylacetonate)为前驱体,分别采用PVP和NVP(N-vinylpyrrolidone,NVP)作为稳定剂,合成了形貌迥异的钯纳米多边形颗粒和钯多晶纳米球。在对生长动力学过程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各自可能的生长机理。采用NVP作为稳定剂时,生长初期为扩散生长,后期则出现聚集生长模式,且聚集生长过程随稳定剂浓度增加而加快,最终获得多晶钯纳米球结构。对比研究表明,颗粒单元之间的耦合作用使这种钯纳米球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红移至可见光波段。   (3)利用H2PdCl4为前驱体,PVP和CTAB为稳定剂,采用多元醇法首次合成出了高产量的一维钯纳米结构-钯纳米棒,这种钯纳米棒为单晶fcc结构,生长方向为<100>,侧面出现了高能(110)面,这种独特的表面结构意味着一种新的动力学生长模式。笔者认为钯的这种一维生长来源于Br-离子的选择性刻蚀作用。磁学测试结果表明,钯纳米棒具有室温类铁磁性行为,其居里转变温度高于球形钯纳米颗粒,具体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   (4)利用NaBH4的水解特性,在一个简单体系中实现了铟基纳米材料形貌与成份的转变。同时利用该方法合成了一种新颖的、具有室温荧光特性的花状氢氧化铟纳米结构。   结果表明,通过对生长动力学过程的合理控制,本文可以实现银、钯等金属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这些新颖的低维纳米材料带来了独特的光学、磁学性能,将在未来纳电子器件构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化学传感器、催化应用等方面存在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啁啾脉冲放大(CPA)技术的发明以及钛宝石生长技术的突破,使得超强超短激光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其峰值功率已达到了拍瓦量级,脉冲宽度也已实现了数十飞秒量级。目前,多个国家正在
本论文选择了La1-yRyFe13-xSix,(R1-xMx)MnO3,(R=La,Pr,Nd等;M=Ca,Sr等)和Gd5SixGe4-x三类典型的磁致冷材料围绕磁热效应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研究,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   一.一级相
传统光学系统通常由球面或者简单非球面光学元件组成。随着光学系统应用场景不断扩展和使用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光学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智能化、小型化、低成本的使用要求。光
Si基纳米薄膜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光学、微电子和光电技术等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和应用前景,一直都是实验和理论研究的热点。由于基底表面上形成的二维岛的构形
氧气是自然界中最常见、最重要的气体之一。氧气是燃烧过程中最重要的助燃气体,工业工程中重要的过程气体、氧化气体。氧气浓度直接影响着燃烧过程、工业过程的效率、产能及安
近年来,随着介观物理和纳米加工技术的发展,自旋电子学的研究己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半导体自旋电子学的主要目标是在一个传统的半导体环境中产生、储存、操作和输运电子自旋;半
本文对直接法在蛋白质晶体结构双空间碎片扩展的应用作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利用SIR数据的、结构碎片的直接法迭代扩展。将SOLVE/RESOLVE程序找到的
基于光学超晶格(Optical Superlattice)的激光二极管(LD)泵浦小型全固态激光器是目前激光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因其具有效率高、设计灵活、结构紧凑、输出稳定、寿命长等优点。
宽禁带III-V族氮化物(GaN、InN、AlN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合金固熔体)是直接带隙材料,由它们制作的发光二极管(LED)可以覆盖从红光到紫外波长的范围。本文主要研究提高GaN基发光二
一维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特性和奇异的物理化学特性,在纳米电子学、纳米光电子学、场发射和气体传感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本论文主要通过水热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