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相容的pH响应性三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应用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0709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可降解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包括药物/基因传输体系、组织工程等。本文利用开环聚合(ROP)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合成两种pH响应的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研究了它们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并初步研究了它们在药物释放和基因输送方面的潜在应用。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mPEG-b-PCL-b-PDMAEMA以Sn(Oct)2为催化剂,用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为引发剂开环聚合ε-己内酯(ε-CL)合成两嵌段共聚物mPEG-b-PCL;再将其与α-溴代异丁酰溴反应得到ATRP大分子引发剂mPEG-b-PCL-Br,然后通过ATRP法引发甲基丙烯酸-2-(N, N-二甲氨基)乙酯(DMAEMA)聚合,得到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mPEG-b- PCL-b-PDMAEMA。利用FT-IR、1H NMR、GPC、TGA对聚合物的化学结构、组成、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进行表征。利用荧光探针法、TEM和HPPS研究了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在不同pH值的缓冲液中的自组装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共聚物的水溶液行为受亲疏水链段的长度、水相的pH值等因素的影响。聚合物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在酸性条件下容易发生酯键的断裂而水解,而在中性条件下,聚合物相对比较稳定。细胞毒性测试(MTS法)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下该三嵌段共聚物的毒性明显小于支化的聚乙烯亚胺(25 kDa),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此外,我们研究了共聚物与DNA的作用情况,以及用于疏水性药物萘普生的体外释放。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绑定DNA的能力随着PDMAEMA链段的增长而增强;随着PCL疏水链段的增长,聚合物的载药量增加,药物的释放速率降低;而在碱性条件下的药物释放速率比中性条件下更快。第二部分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PEEP-b-PCL-b-PDMAEMA首先合成双官能团引发剂2-羟乙基-2-溴代异丁酸酯(HEBI)和环状单体2-乙氧基-2-氧-1, 3, 2-二氧磷杂环戊烷(EEP)。再以Sn(Oct)2为催化剂,用HEBI对ε-CL开环聚合制备HEBI-PCL均聚物,再利用HEBI-PCL中的末端羟基进一步对EEP开环聚合,得到PEEP-b-PCL两嵌段共聚物。最后,通过ATRP法引发DMAEMA聚合,得到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PEEP-b-PCL-b-PDMAEMA。采用1H NMR、GPC对聚合物化学结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进行表征,已有的实验结果表明,已成功地合成了HEBI-PCL均聚物和PEEP-b-PCL两嵌段共聚物。
其他文献
在中国,辅警这个行业在产生时被定义为警察的助手,专职于协助人民警察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定,它的出现充分体现了社会力量参与警务活动的重要意义。经过长年的发展,现今辅警
<正> 科研、实验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科研、实验建筑的建设也越来越多。由于仪器设备等对建筑多有特殊要求,设计不但应满足繁复的功能使用,在建筑造型上体现其
智能材料的概念产生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形状记忆合金机敏复合材料一直是智能材料中的研究热点与重点之一,而形状记忆合金在基体材料约束态下相变行为的研究是应用与发展
为探求宁夏水环境承载力的变化趋势,根据宁夏2013—2015年统计资料,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计算18个待选指标与水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度,并从中选出10个关联度较大的指标构建宁夏
金属间化合物以其独特的低密度、高强度、高熔点和优良的抗蠕变、抗氧化和抗燃烧等富有吸引力的综合性能,受到国内外材料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其中,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是更具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三严三实",即既严以修
本文回顾了英国诗人约翰.多恩在西方和中国的接受状况。多恩在西方的接受经历了17世纪的辉煌期、18世纪的冬眠期、19世纪的复苏期和20世纪的狂热期;多恩在中国的接受经历了20
国家实行营改增的税制改革意在逐步对我国的税收结构进行完善,并从税收的调控方面来对相关的产业以及行业进行调整,从而促使我国的经济结构能够得到调整。而在我国的经济结构
<正> 桂枝芍药知母汤出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篇中,由桂枝、芍药、知母、麻黄、白术、附子,防风、生姜、甘草组成。原方用于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教学,巧妙设计教学流程,展现课堂构思之美;精心组织探究活动,展现课堂体验之美;善于激活师生资源,展现课堂生成之美;注重创设学习情景,展现课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