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的快速发展导致部分土地资源不合理配置,城镇用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如何合理的利用城镇土地资源,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零陵区社会经济发展目前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随着零陵区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建设”与“吃饭和生态保护”、“建设用地”与“农用地尤其是耕地”之间的矛盾亦日益尖锐。为了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建设节约型社会,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更好的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圈,保证零陵区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稳定增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开展零陵区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研究,统筹安排和布局城乡用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本文主要研究零陵区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的优化发展与调控问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方法是:在对零陵区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的历史演变与现状特征进行系统诊断的基础上,立足区内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条件及资源环境容量,充分考虑快速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对零陵区城乡转型及土地利用的影响,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学科综合集成研究方法,揭示零陵区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深层原因,通过建立分区域、分类型、多层调控的建设用地规划标准体系,科学预测2020年零陵区城市用地、建制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以及独立工矿用地的规模结构,估算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探讨2010-2020年本区城乡用地空间布局的优化方案,提出基于城乡一体化的零陵区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的优化措施。主要研究结论有:(1)零陵区城镇地域分布均衡、城镇规模等级分明、类型多样、特色初步显现,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区,城镇化速度较慢、水平不高,且城乡发展差异加大。(2)独立工矿用地变化幅度最大,其次是农村居民点用地,建制镇用地最小。(3)城乡结合部用地矛盾突出,农村居民点分布散、土地闲置率较高,旧村改造滞后、村镇建设缓慢,城乡建设用地发展与耕地保护矛盾突出。(4)优化零陵区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应正确把握城镇化发展趋势,保障合理的城镇建设用地;制定城乡建设用地节约与集约利用控制标准,促进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建立经济制约机制,遏制农地的低效转用;以点轴理论为指导,优先保证重点区域城乡建设用地的需要;协调布局城乡建设用地、基本农田及风景名胜区用地,促进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和谐发展;落实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规范城乡土地使用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