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植株促芽的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qin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芍药地下芽的发生对于芍药植株的繁殖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以芍药的分株苗、扦插生根苗及实生苗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不同外源处理对芍药地下芽发生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芍药分株苗促芽实验材料品种为‘大富贵’、‘奇花露霜’、‘杨妃出浴’。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分株与否对地下芽发生的影响;外源6-BA处理对地下芽发生的影响。分株措施影响的研究主要采用已引种栽培多年的植株,以芽茎比值以及萌芽率来判断分株方法促芽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1)在芽茎比值上,分株诱导了芍药根颈部芽的发生,‘大富贵’、‘奇花露霜’、‘杨妃出浴’3个品种未分株的芽茎比分别为1.03、1.02、1.01,分株后的芽茎比则分别提高至1.25、1.27、1.40。(2)在萌芽率上,3个品种表现出了不同情况,‘大富贵’和‘杨妃出浴’分株后植株的萌芽率比未分株植株的萌芽率有所降低,‘奇花露霜’分株后植株的萌芽率比未分株植株的萌芽率有所提高。采取灌根方式对多年生的‘大富贵’、‘奇花露霜’、‘杨妃出浴’进行300mg L-1、600mg L-1、900mg L-13个梯度的6-BA处理,清水处理作为对照。实验结果表明:(1)在芍药芽茎比方面,6-BA对3个芍药品种间的促芽效果差别比较大,对于‘大富贵’,300mg L-1处理促芽效果最明显,比对照多0.18。对于‘奇花露霜’,600mg L-1的6-BA的促芽效果最为明显,比对照多1.18。对于‘杨妃出浴’,900mg L-1处理促芽效果最为明显,比对照多0.35。(2)在芍药芽萌发时间上,6-BA对芍药芽的影响并不明显。(3)6-BA诱导增生的芽来自于多代母芽。2、扦插苗扦插时,采用的品种为‘大富贵’、‘杨妃出浴’和‘墨紫含金’。研究内容包括:(1)将茎截为上中下3种不同部位的插穗,研究沙床条件下不同部位茎扦插的生根苗与芽发生的关系。(2)在大田环境下和温室蔽荫条件下对移栽上盆的扦插生根苗采用不同浓度的6-BA进行灌根处理,研究不同处理下扦插生根苗的发芽差异。实验结果表明:(1)以上中部茎段作为插穗的生根苗,个别插穗基部叶腋位置有芽的发生,分析认为,由于叶片被切除,叶腋内潜伏侧芽受到刺激而萌发。(2)用6-BA处理的芍药扦插苗,在大田环境下和温室蔽荫条件下根部均未有芽的发生,分析认为,由于上盆时间比较晚,延误了根的生长,继而影响到了芽发生。另外实验扦插苗上盆采用普通园土作为基质,透气性差,也是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之一。3、播种苗的促芽研究采用‘紫凤羽’母株上采集种子播种后的一年生和二年生实生苗,研究内容包括:(1)采用300mg L-1、600mg L-1和900mg L-1不同浓度6-BA溶液灌根处理后对一年生和二年生实生苗地下芽发生的影响。(2)去除二年生实生苗的顶端芽对芽发生的影响。(3)芽发生期内芽和根内可溶性蛋白与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1)6-BA对一年生和二年生芍药实生苗影响明显,在处理的浓度范围内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芽萌发的数量和枝的发生量均增加,但植株高度则变矮。分析认为,由于6-BA打破顶端芽对侧芽的抑制,因此促进了侧芽的生长,但同时也可能破坏了地上部分生长与地下部分生长之间的平衡,进而影响到了植株的高度。(2)去除芍药根颈部最上端芽促进了其下部芽的发生,平均每株较对照增加了1.2个芽。(3)根和芽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在芽发生期内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析认为该变化趋势与植株器官建成的物质需求相关联。生产实践中,为促进芽体饱满和植株健壮,应及时补充营养物质。综上,本实验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外源处理对不同来源的芍药植株地下芽发生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实生苗植株地下芽发生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对于促进芍药地下芽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唐菖蒲根腐病,又称枯萎病、干腐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唐菖蒲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gladioli)引起的维管束病害,主要危害唐菖蒲的球茎及根部,引起植株枯萎,已成为唐
银杏(Ginkgo biloba L.)是中生代孑遗植物,有“活化石”之称,是银杏纲中现存唯一物种,种质资源极为珍贵。我国是银杏的原产地,湖北的银杏资源丰富,对银杏的研究具有极重要的理论与
2012年11月-2013年5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上海动物园内4只笼养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的活动时间和笼舍空间利用进行比较研究。不同于其它行为学研究,本文利用圈养
乡村居住景观规划研究是乡村景观规划的重点,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策和部署,已在河北省引起了强烈反响。河北省
李(P. salicina Lindl.)为蔷薇科(Roseceae)李属(Prunus L.)植物,落叶小乔木,春季开花,一般定植后3-4年开始结果,6-7年进入盛果期,是一种优良的经济树种。秭秋、秭露、秋露3
竹子遗传育种研究比较薄弱。本研究以马来甜龙竹的成熟种胚为外植体,通过愈伤组织途径,建立了其高效、稳定的再生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本课题组建立的版纳甜龙竹的再生体系,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