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霍尔效应和CCD对石英泡壳几何参数的测量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q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英泡壳成形是金卤灯电弧管加工的首道工序,它的几何参数即泡壳壁厚和管脚长度的误差将直接影响金卤灯光效,在其成形生产过程中对质量控制有着严格的精度要求。由于泡壳的形状特殊,无法直接用机械量具测出其关键参数值,因此精确测量出其几何参数值来判断生产的泡壳是否合格以及是否需要对泡壳成形设备进行调整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针对上面所提出的问题,基于磁场的霍尔效应原理以及CCD图像采集系统设计出一套用于自动检测石英泡壳壁厚以及管脚长度的测量系统。在测量壁厚时,首先利用霍尔传感器,磁钢等制作一个霍尔探测头,同时在泡壳内部放置一颗磁性钢球,利用单片机、A/D转换器、放大器等组成的硬件电路对霍尔电压的变化进行采集,通过最小二乘法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实现电压与壁厚之间数学关系的转换,最后通过LCD液晶屏显示测得壁厚值;在测量泡壳管脚长度时,利用CCD数字相机进行泡壳图像采集,借助于matlab中强大的图像处理函数对图像进行中值滤波,二值化等处理,同时自动找出关键像素点坐标,完成管脚长度测量,最后把值显示在VB所编写的界面中,实现VB和matlab的混合编程。通过实验表明,本系统具有良好的精度,实现了对石英泡壳壁厚及管脚长度的测量要求,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期刊
爆破地震危害控制一直是工程爆破界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如何有效控制其危害也是一项难题。对于采用充填工艺开采的矿山,间柱采场回采时,两帮充填体回采过程中保持稳定,是间柱采场安全回采的关键。有效控制爆破地震造成的充填体冒落,可以提高采场的安全性,降低采场贫化率,提高采场回采效率。针对该问题,提出爆破地震对充填体影响与控制技术研究课题。以室内试验与凡口铅锌矿和冬瓜山铜矿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爆破地震对充
期刊
以‘藤稔’葡萄为试材,利用半定量RT-PCR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5个葡萄氮代谢基因VvGHD(JF796045)、VvNiR(JF796046)、VvNR(JF796047)、VvGS(JF796048)和VvAS(JF796049)在施用
本文主要研究了滚动轴承滚珠与沟道Hertz理论的精确解,建立了静态滚动轴承和高速滚动轴承的运动学模型及拟静力学模型,发展了该模型的New-Rahpson解法,针对方程组难以收敛的问题,详细的阐述了对迭代变量进行位置约束的法则,提高了求解速度和收敛效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高速滚动轴承载荷分布的特性,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和外载荷参数对轴承接触角、接触应力、接触变形、旋滚比的影响规律;并对滚动轴承内部受力
本文研究了工业机器人的正解问题和逆解问题,建立了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以机器人的运动学为基础深入研究工业机器人的误差模型和误差补偿算法。论文重点分析了影响机器人末端
含能材料热感度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发生热分解的难易程度(热分解感度);二是整体受热后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热爆炸感度)。由于在各种能量刺激中,热是最常见、最普遍、导致事故最
随着CAD技术的发展,使用计算机在虚拟状态下对半挂油罐车建模和有限元计算已成为各厂家进行新车设计和已有车型改进时的首选方法。半挂油罐车的生产,已经从以前的“产量小、管
随着纳米技术、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器件的尺寸进入了微/纳米尺度。微/纳器件形成微/纳机电系统(MEMS)的同时,也带来微/纳器件界面传热问题。微/纳结构间的热量输运过程与宏观尺
为了有效治理深部巷道围岩难控制的问题,有必要对深部巷道围岩应力场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在现场取芯、实验室试验的基础上对深部巷道围岩应力场的时空演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