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除了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迅猛变化成为社会的一个焦点议题以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及人们对社会价值观的认同不断的更新。离异已经不再是鲜为人知的令人感到不适的闭塞话题,而是越来越普遍和习以为常。随着离婚率的大幅度增长,离异家庭的孩子越来越多,所面临的部分青少年儿童因父母离异的事实产生不良情绪或心理从而导致问题行为出现的相关研究也日趋成熟和完善。以此同时在离异家庭带给部分青少年的冲击而导致的各种衍生问题也越来越多元化和多层次化发展。本研究主要根据前人对离异家庭、中职学生问题行为的研究,借助美国行为学家杰西卡.米娜汉对学生的问题行为的定义“暂时性技能欠缺而导致的无法达到既定目标的执行力缺失行为”。同时借鉴及运用且改进她的FAIR行为假设理论(行为假想、提供机会、交流策略、回应策略四个方面)及问题行为干预对策中的行为分析法运用到笔者所在的学校,对学生问题行为进行有针对性分析、管理研究。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学生形成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根据学生问题行为的不同类型提出相应的个性化且符合我国国情及社会背景下行为干预计划。从家庭教养模式改进意见、学校管理、教师帮扶方法、学生自我改进措施四个方面,帮助学生习得欠缺技能修正问题行为。并且得出结论学生的问题行为的产生都是可以通过技能获得而改善及逆转的,单亲离异家庭学生出现问题行为具有续发性和非偶然性,更具有复合性的特征,即多种问题行为。这与家庭单一不良教养模式、学校教育环境、教师教育方式等有着紧密的关系。要修正和改善学生问题行为第一要义是从家庭入手改变单一且不良教养模式,同时学校、教师为主要教育场所及教育者正向引导、帮助学生获得或重新掌握习得性技能,对改善学生问题行为起到关键性作用。通过对行为干预对策的制定和实施,在单亲离异家庭学生出现问题行为的初期帮助学生使其自外由内的修正自身存在的问题行为,通过科学的分析方法找到学生存在问题行为的原因,从而改善学生问题行为及降低学生问题行为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