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冬小麦品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nike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于2007-2008年在沈阳农业大学冬麦北移试验基地进行,试验材料为课题组选育冬小麦P12、米808及138。种子抗旱试验在室内进行,测定种子发芽期及苗期抗旱生理指标,比较其抗旱性。大田试验设置四个灌水处理,T0为对照(CK)全生育期不灌水,T1为越冬期灌水一次,T2为拔节期灌水一次,T3为拔节期、挑旗期各灌水一次,每次灌水量均为1m3,通过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生理指标的测定,研究灌水对不同抗旱性冬小麦的影响及规律,结果显示:干旱胁迫下,种子相对吸水量降低,呈抛物线变化,降低幅度降序排
其他文献
磷是植物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参与多个关键生理生化过程,是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形成以及抗逆的重要元素。由于土壤中能够被植物直接吸收的有效磷浓度很低,而磷矿资源储量又十分有限,磷已成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子;另一方面,大量施用磷肥导致水体污染严重。因此,提高作物磷的利用效率或低磷胁迫耐性是解决土壤缺磷和减少磷肥使用的重要途径,而解析磷高效基因型适应低磷胁迫的分子机制,则有助于筛选
我国是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干旱是许多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生长、发育需水量大,产量极易受干旱影响。研究水稻抗旱和种子成熟过程中的重要调控支路间的互作,可以为将来利用转基因技术创造出生长正常且有较强抗逆性的转基因水稻提供理论支持。最终实现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部位、以恰当的表达量发挥抗旱基因的作用,将抗旱基因对作物产量的干扰降低。脱落酸是影响植物抗旱和种子成熟的重要
自交不亲和性(self-incompatibility,SI)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生殖机制,它能够促进异花授粉抑制自花授粉从而保持高度杂合性,是植物遗传变异的重要保证。芸
本论文以风车草和蜘蛛兰为材料,采用盆栽水培,制成微型模拟垂直流人工湿地,对含Mn2+生活污水进行生态修复,研究锰对湿地植物净化污水的影响、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积累以及植物对Mn
本试验以代表性品种迟熟中粳广陵香粳、香粳49和杂交中籼稻两优培九、25优6547、汕优63为材料,于2001~2002年在扬州大学农业部作物栽培生理实验室试验场进行,研究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形成和N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1.氮素对不同水稻品种产量的影响有差异。在本试验条件下,两粳型品种随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增加,以施氮量15kg/mu的处理产量最高;籼型品种,施氮量增加之初,产量随施氮量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