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更是联系广大农民群众金融关系的纽带,仅其存款、贷款余额就占有银行业相应余额的很大比例,是维护农村金融稳定的基石。其队伍庞大,网点众多,几乎覆盖所有乡镇,多数村庄也设有网点。农村信用社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金融问题,而是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大局的重要问题。
河南农村信用联合社自成立以来,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和发展的双丰收,也圆满完成了深化改革的各项阶段性目标,但其真正为三农发展做出多少贡献,为农户放贷的比例如何呢?经调查结果不容乐观,本文根据国务院改革信用社模式的要求,结合河南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客观现实,深入研究河南农村信用社改革,为找出问题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探索出一条适合本省农情的农村金融发展之路。
本文将研究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主要研究内容;最后是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主要介绍农村金融供需发展理论,并结合理论对其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借鉴金融深化论、金融约束理论、农村信贷补贴理论、农村金融市场论、等理论,对分析河南省实际金融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开拓了研究思路。
第三章主要介绍河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本章以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历史演变及特征为背景,阐述河南省信用社发展的各个阶段具体放贷金额特点,以揭示河南农村信用社发展缓慢的原因。
第四章主要介绍国外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模式及对河南的启示。从世界范围内考察农村信用社发展模式,比较和分析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体系模式,提出对河南省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第五章分别对河南省省内的三种产权制度模式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在分析利弊的基础上,为农村信用社发展和改革提出指导性意见。
第六章是政策与建议。在河南省信用社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的基础上,针对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提出行之有效的政策建议,使其真正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金融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