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波段变频模块研究与设计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furongy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波段的混频器(mixer)和压控振荡器(VCO)作为收发通信系统中的变频模块,是卫星和雷达等应用领域的射频通信中极其关键的射频器件。本文以C波段的变频模块为研究课题,重点研究了双平衡无源混频电路和交叉耦合压控振荡电路。论文在对双平衡混频器和压控振荡器的基本性能指标和工作机理进行分析阐述的基础上,针对混频电路重点分析了巴伦和电容元件对隔离度、噪声和线性度等性能的影响;针对振荡电路分析了寄生参量、电容和电感Q值的变化对调谐带宽、相噪等性能的影响。最终基于0.5μm GaAs pHEMT工艺完成了C波段混频器和压控振荡器的电路设计和仿真。针对C波段混频器的设计,基于0.5μm GaAs pHEMT工艺采用了信号输入终端开路的本振(Local Oscillator,LO)巴伦和带电容相位补偿以及电容滤波的新型射频(Radio Frequency,RF)巴伦组成的双平衡混频结构。论文中阐述了环形混频二极管的选取依据和巴伦的设计。该混频器具有较低的变频损耗、非常高的端口之间的隔离度、较小的噪声系数和良好的线性度。最终设计的GaAs pHEMT双平衡混频器在仿真上变频损耗为6d B,电路的平衡性对称使本振端口到中频(Intermediate Frequency,IF)端口的隔离度可达到45d B。该混频器输入的1d B压缩点(P1d B)为10d Bm。电路的对称平衡使输入的三阶交调截点(IP3)为15d Bm。混频器的单边带噪声系数仅为5d B,芯片面积为1.50mm×1.32mm×0.1mm。对于C波段压控振荡器的设计,为了尽量让调谐频率覆盖C波段和降低相位噪声,故本文基于0.5μm GaAs pHEMT工艺采用交叉耦合的基础架构来保证宽带下振荡电路的起振条件。因工艺未提供变容二极管和提高谐振电路的Q值需求,选用了Macom公司的高变容比、高Q值的变容二极管,将谐振腔电路置于芯片之外;而交叉耦合负阻电路在芯片内集成,与谐振腔一同焊接在PCB电路板上。所设计的压控振荡器依靠片上宽带负阻结构实现了宽频带调谐,利用片外村田元件的高Q值来降低了相位噪声,电路具有一定的后级驱动能力。最终完成的GaAs pHEMT压控振荡器可以在4.4GHz到8GHz之间进行连续频率调谐,相位噪声系数可达-100d Bc/Hz@100KHz,输出功率可达9d Bm。在直流电压5V的供电下,电流为35.6mA。
其他文献
随着电信网络的飞速发展和网络规模的扩大,人们对电信网络的稳定运行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电信网络运维人员必须要精准找到产生故障的根本原因并快速解决故障。虽然网络中的故障是以告警的形式呈现,但是由于网络中的设备与组件存在关联,一个设备产生故障会导致相关联的组件或设备也产生故障,从而引发告警风暴,增加了找到故障根源的难度。面对海量的告警数据,准确地分析定位告警根源是解决故障的关键所在,对于提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机动车数量也在急剧增加,这对汽车安全驾驶提出了更高要求。于是车载雷达应运而生,成为了很多公司与研究所争先恐后的热点项目,并且展现出了巨大的市场需求。而低噪声放大器(LNA)作为车载雷达接收链路的关键模块,对整个接收机系统的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应用于车载雷达的工作频段的LNA的设计有着十分光明的前景。另一方面,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作为一项新兴技术,正在逐步加大基站建设
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入发展,智慧城市、智慧教育等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特别地,在智慧教育领域目前已经有许多关键的人工智能技术得到实际应用,包括计算机视觉、文本识别、语音识别等。文本信息是信息交流的重要载体之一,文本识别检测在智慧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机互联网没有兴起的时代,学习只能通过纸质书籍和师长的口传身教。现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学习渠道,出现了基于互联网的线上学习方式。然
随着5G和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设备的数量快速增长,促进了电信业务量和业务种类的不断增加,同时也使得电信运维不可避免地面临优化升级的问题,急需向智能运维(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IT Operations,AIOps)发展。容量可以理解为预先分配给特定应用系统的资源上限。AIOps白皮书的能力框架中主要描述了效率、质量和成本三个常见应用场景,有各自的研究要点。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互通越来越依赖于无线网络等当代科技。而作为无线网络通信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天线在其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平面端射圆极化天线因其定向性好、剖面低以及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逐渐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与研究。鉴于此,本文对平面端射圆极化天线的基本原理以及设计思路等做了详细地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之上设计了三款新型的平面端射圆极化天线。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论文以设计平面端射圆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线上内容的不断丰富促使人们步入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严重的“信息过载”问题。用户难以从海量的数据中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信息发布者难以找到与自己发布的内容相匹配的客户,推荐系统应运而生。此外,软件系统日趋复杂,网络内容日益丰富,推荐系统的数据来源和数据结构也更加多样化。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并存,非结构化数据在数据总量中的占比越来越大,推荐系统将面临多方面的挑战。本文根据由
电磁飞环是一种有限能量非衍射波,其在无轨道粒子加速、新型多极子激励、定域能量传输、高敏感度检测等领域存在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关于电磁飞环的研究主要关注其方程的理论解、拓扑结构和潜在应用,都还处于理论层面,这是因为到目前为止电磁飞环还没有被产生出来。为了将电磁飞环的研究从理论引入实验应用,本文对电磁飞环的传播性质与产生方法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主要对电磁飞环的传播规律展开研究。首
随着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三网的服务融合发展,广电系统应用中的内容越来越多,信息过载问题严重,为用户提供精准的推荐内容有利于提升广电服务质量。作为一种辅助信息,知识图谱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推荐系统。本文分析广电领域应用场景的特点,尝试将知识图谱引入广电系统领域应用于解决内容推荐问题。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本文提出了融合知识图谱和用户交互特征的广电内容表示算法,将知识图谱和用户
天线作为无线通信的重要组件被人们广泛研究,各向同性天线凭借其在各个方向上都有相同方向和幅度的电场分量在射频识别、达波方向估计和室内无线通信等方面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此前的研究大多聚焦在功率各向同性上,而忽略了极化各向同性这一特性,本文旨在完善相关方面的研究,在设计功率各向同性天线之外,试图在极化各向同性辐射源这一方面有进一步的推进,主要工作和成果包括:第一章介绍了各向同性天线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总
α-T3模型是指在石墨烯蜂窝状晶格中每个六边形中心增加一个附加碳原子,该碳原子与六角格子中的最近邻边缘格点上的两个碳原子之一相耦合,其耦合强度用一个跳变参数α表示。该模型通过跳变参数在赝自旋为1/2的蜂窝状晶格和具有赝自旋为1的dice晶格之间连续变化。本文主要研究了引入赝场和施加应力两种情况下的α-T3模型的量子输运。本文首先研究了具有有效质量项的α-T3模型中电子通过方形势垒时的量子隧穿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