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寺院管理模式的现代转型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6406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传佛教作为世界佛教的三大流派之一,中国佛教的三大支系之一,历史悠久。在我国,藏传佛教信仰地区主要分布在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信众的民族分布表现为藏族、蒙古族、土族、羌族、裕固族、纳西族以及部分汉族。尤其是藏族,藏传佛教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塑整个藏区社会,影响着藏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曾经形成“政教合一”的制度形态。藏族人民已成为藏传佛教的社会载体,而藏传佛教亦成为藏族人民精神与行为的导向。民主改革以后,藏区得以实现“政教分离”,党和政府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宗教自主自办的原则,藏传佛教寺院进入改革阶段。如今,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立起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政治体制,进一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对于藏传佛教,改革的要求也进一步具体为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和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本文追溯历史,回顾了藏传佛教寺院在民主改革以前、民主改革至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化大革命后三个阶段在管理组织与人员设置、财务管理、僧人的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宏观上描述了藏传佛教寺院管理的基本情况。随后以雍和宫和松赞林寺为例进行个案分析,通过将寺院的管理具体拆解为:管理组织与人员设置、制度建设、财务管理、佛事活动管理、僧人管理五方面的内容,总结出雍和宫和松赞林寺在适应社会变革过程中的转变。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了雍和宫与松赞林寺在寺院管理模式上传统模式与现代模式并行、“以寺养寺”要求下发展寺院景区、僧人学经内容形式多样化的三个相似点,分析出松赞林寺民管会康参互选、“三位一体”的管理方式和雍和宫财务管理制度的公开与透明的三点创新。就两寺寺院管理模式总结出藏传佛教寺院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变革:在寺院管理理念方面,由传统的“人治”向“法治”转变;在寺院管理核心方面,从“以神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在管理方式上,从“集权统治”向“民主治理”的转变。在横向与纵向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藏传佛教寺院管理模式现代转型的启示:政府依法管理,寺院自主调试,即以宗教法规规章为准绳,实现寺院管理制度的自主调试;与政府进行良性互动,协调管理过程中的各项资源;“以人为本”理念进入寺院,推动寺院、僧人、信众建立民主的多向互动关系。最后,提出藏传佛教寺院在现代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两点不足:现代宗教服务目标定位不高、现代监督系统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对糖尿病小鼠模型采用两种不同方法造模,比较方法优劣。方法:分别采用链脲霉素与四氧嘧啶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给药,同时辅以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测定造模前
高职校园要构建多维载体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如拓展高职思政课、搭建文化讲堂、借力学生社团活动、干预学生闲暇时间,等等。通过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促使高职学生积极
目的:探讨分析血尿的检验方法与诊断标准之间的关系,旨在为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2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需要接受血尿检查的患者865例
探讨了醋酸酯马铃薯淀粉对冷冻面团面包焙烤特性的影响。面团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分数(0%、5%、7.5%、10%、12.5%、15%)的醋酸酯马铃薯淀粉,在冷冻不同天数后,解冻进行焙烤,并
目的:探讨急诊科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制定、实施并且不断规范安全置管管理制度,控制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操作、维护及并发症的预防、
文章阐述了水混凝土强度质量的评定理论和现场评定标准 ,指出了在建筑监理工作中 ,在原材料验收、试件制取和浇注现场全过程工艺控制等方面的监理工作的做法
<正>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是人民法院的重大历史使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因循环着的润滑油液中包含了与系统工作状态直接相关的大量信息,所以在线滑油金属磨屑传感器的研究对机械故障的监测尤为重要。文中利用Maxwell软件建立反向螺旋传感器模型,
花鸟画是中国画中的一种绘画形式,它本身带有很强的美感,而且在中国画里占有重要的地位,体现着文人画家们所流露出的民族精神。人们早期对花鸟的观察和喜爱之情就成为了花鸟
面包等烘焙食品深受全世界人民喜爱,在西方餐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存放和运输的过程中,面包容易发生老化,风味变差,质地由软转硬,营养值下降等,因此,在冷冻面团生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