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创意经济迅速崛起,创意产业日趋勃兴的时代背景下,创新设计已经上升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乃至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设计师既是设计创意活动中最核心的参与主体,也是构成设计团队、设计组织和设计产业的微观个体。对设计师创造力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从前端解决如何驱动其创意绩效的问题,也能构成探究如何提升设计组织创意竞争力、设计产业创新力等相关议题的基础和起点。创造力研究存在着鲜明的领域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为不同领域的创造性活动会对创造主体提出不同的能力素质要求,而影响主体创造力发挥的外部环境因素也存在着质和量的差异。因此,对设计师创造力进行研究,一方面需要从心理学、管理学、创造学等领域引入理论成果作为分析框架,另一方面则需要充分把握设计领域创意活动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个体和情境两方面入手将对设计师创造力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归纳为创意内驱力和创意外驱力两个子系统。其中,创意内驱力系统涵盖了“智力”、“知识与技能”、“创造型人格”、“思维风格”和“内部动机”五个因素,创意外驱力系统则包括了“工作自由度”、“团队氛围与结构”、“设计资源供给”、“任务目标属性”和“外在激励”。本研究以此系统构成一个兼具整合性和开放性的理论体系,综合反映出设计师内在创新品格及设计组织内外部环境对其从事设计创意活动的支持性,为更加充分的认识设计师的创造力结构及创意绩效来源提供了理论支撑。此外,本研究以创造力内隐理论作为依据和研究范式,对本土设计师群体进行了实证考察,藉此检验驱动力因素提取的合理性,并尝试更为精确、量化的描绘出当下本土设计师的创意驱动力需求特征和供给现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性别、设计类别及身处不同规模公司的设计师在创意驱动力需求和供给两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分化和差异。但从总体来看,本土设计师对各因素的需求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其中,以对“外在激励”、“知识与技能”和“团队氛围与结构”的需求最为强烈。而在供给方面,绝大部分驱动力因素的供给现状与需求水平存在着显著落差。其中,最为突出的供需矛盾集中在“工作自由度”、“外在激励”、“内部动机”、“设计资源供给”及“知识与技能”五个方面。笔者认为,这一结果既折射出宏观层面产业生态不佳的客观现实,也反映出微观层面专业管理缺位所造成的诸多问题。最后,本研究认为,本土设计师创意绩效的优化固然需要多元主体的参与,但从短期来看,最为现实的途径在于通过导入科学管理改善设计师的微观个体外部环境,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对此,本研究立足设计管理视角从知识管理、组织文化、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和组织结构设计五个层面提出了相关管理策略和建议,从而为本土设计师和设计管理者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管理之于创意不是一种消极的干预或约束,而是一种积极的引导和驱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