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启动的第一个教育发展重大项目,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国培计划”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教师培训工作步入一个崭新的舞台,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开辟了新的平台,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保障。“国培计划”实施三年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共培训幼儿园、中小学教师345万人,其中农村教师占96%以上。教育部计划到2015年,通过“国培计划”将使中西部农村教师轮训一遍,确保教师每年平均接受不少于50学时的国家级培训。“国培计划”实施的效果如何,是对项目本身及其社会价值的一种考量,将直接关系到“国培计划”的生命力与影响力能否长久。本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研究概述。阐释了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理论基础。阐述了本论文所借鉴的基本理论,首先以成人学习理论为指导,在掌握成人学习理论的形成和内涵的基础上,探讨成人学习理论对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影响。之后从国内外专家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推演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对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启示。最后,阐述了终身学习理论及其对教师培训的意义。第三部分:“国培计划”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现状调查。首先对河北省“国培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简要的概述,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参训教师的基本情况、教学水平、培训经历和培训需求,通过分析问卷,发现目前教师培训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第四部分:河北省“国培计划”有效实施策略。更新培训理念,提升专业能力;健全管理机制,保障培训实施;做好需求分析,优化培训课程;运用多元形式,提高培训绩效;完善跟踪服务,搭建支持平台。第五部分:总结与展望。本研究以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为视角,试图通过调查深入了解和挖掘"国培计划"实施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并尝试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合理地、可行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