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气机叶片机器人砂带磨抛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8787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压气机叶片是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中直接参与能量转换的关键零部件,通常具有型面复杂、材料加工难、结构刚性弱等特点,属于典型的难加工零件,其加工表面质量和几何精度直接影响整机气动性能与寿命。叶片经过精铸、精锻、冷轧或机加工后,均需对其表面进行磨抛加工,以此来保证几何精度和表面光洁度。目前手工磨抛过程中人工定位随机性大、叶片边缘去除余量和磨抛接触力难以控制;多轴数控机床磨抛装备加工模式固定、通用性差,难以形成有效的“测量-加工”一体化。机器人砂带磨抛加工为叶片高品质制造提供了新思路。因此,本课题围绕压气机叶片机器人砂带磨抛加工中的关键技术展开了系统性研究,具体包括:1)针对压气机叶片磨抛加工现状,搭建机器人“加工-测量”一体化平台,硬件系统包含:机器人加工硬件、标定硬件、测量硬件和力控制硬件;软件系统包含:机器人控制软件、离线编程软件、力控制软件、测量软件和集成控制软件。2)在机器人加工测量空间环境中,针对传统工具和工件坐标系标定方法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复杂曲面零件标定方法,精确定位机器人加工空间中设备位姿。对传统手眼标定算法进行优化,建立一种基于TCP的手眼标定模型来精确获取机器人与扫描仪的空间位姿关系,进而更新工件坐标系,消除工件装夹误差,提高加工精度。3)在机器人加工过程中,针对机器人末端的六维力传感器和磨抛机上的一维力传感器分别提出一种基于PI/PD的力位混合主动力控制算法和基于PID的被动力控制算法,进而通过Kalman滤波信息融合技术,将主被动力控制算法进行融合,提高机器人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提升工件表面加工质量。4)通过对影响机器人砂带磨抛加工质量的主要可控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分析,来从微观层面上建立磨削力和比磨削能模型,根据实际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切入切出现象来建立材料去除率模型,进而优化机器人加工策略和过程参数,提高能量利用率,保证工件加工型面精度和轮廓精度。5)针对压气机叶片的型面、进出气边、榫头R转角部位采用不同的机器人加工方式和全局变压力、局部恒压力的控制策略,并且根据加工中的弹性变形和加工后的振纹对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进行优化,在关键技术研究基础上实现压气机叶片机器人砂带磨抛的自动化加工。通过上述研究来弥补传统人工磨抛和数控机床砂带磨抛的不足,并期望实现复杂曲面叶片的机器人自动化磨抛作业。在提高工件加工表面质量与一致性的基础上,希望进一步提升叶片加工效率和覆盖率,从而应用于叶片企业批量生产。
其他文献
以小麦品种‘小偃81’和‘西农1376’构建的含236个家系的自交重组系(RIL)群体(F2:7、F2:8代)为研究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连续2年在陕西杨陵、河南驻马店和山东济南于
本文首先研究了紫外线损伤水域中微生物的作用、反应及其抵御紫外线损伤的机理,指出虽然紫外线对域中微生物具有很强的损伤作用,但是微生物同样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机能,微生物这
针对实测的SAR图像被噪声广泛淹没、传统滤波方法易模糊边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滤波方法。该方法在图像多尺度的小波分量上,将基于贝叶斯理论对不同系数和不同方向上设置
负折射率材料是指介电常数ε和磁导率μ都小于零的介质材料,在这种介质中折射率n为负数。当电磁波在这种介质中传播时,电场矢量E、磁场矢量H和波矢k之间遵从左手系法则,所以
中国是铁资源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掌握我国铁资源利用系统的真实情况,是高效利用和科学管理铁资源的重要前提;中国是世界加工厂,摸清中国铁资源在国家间的物质流动及其价值
填土密实度现场检测仪电子数显30cm普氏贯入仪又叫填土密实度检测仪,用于检测回填土的压密实度和均匀性。它适用于施工单位自检,分层碾压、分层检测,也适于质量管理部门抽检任意层。
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与公安机关在社区矫正人员的交付执行上衔接不严,导致一部分矫正人员逍遥法外,形成事实上的脱管或者漏管现象,使其游离于公安机关的考察视野之外,而造成这
NO2气体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污染物之一,研发高响应、低成本、易维护的NO2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尤为必要,其中,ZnO是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NO2半导体气敏材料。目前,半导体气体传感
河口是陆地碳储库向海洋碳储库碳输运的通道,河口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在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程度相对于陆地和海洋都比较剧烈,这些剧烈的河口过程对陆地向海洋的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