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单片功率放大器片内功率合成技术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fdgongyo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毫米波单片功率放大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MMIC电路,在卫星通信、相控阵雷达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单片功率放大器的关键指标有输出功率和增益等,由于单个晶体管只能提供有限的输出功率,在单片功率放大器内部采用片内功率合成技术来提高芯片输出功率。本文主要工作是针对传统Wilkinson功分器尺寸较大的缺陷进行了一种小型化设计;结合Wilkinson功分器和并联匹配技术的优势提出一种新的功率合成组合方案,用这两种方法设计两款毫米波单片功率放大器。本文首先综述了毫米波单片功率放大器和片内功率合成技术的特点、应用和发展情况,接下来对功率合成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当功率合成技术应用于毫米波单片功率放大器内部时候需要考虑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带有容性负载的小型化Wilkinson功分器设计方法,与传统Wilkinson功分器相比在保证隔离度端口匹配程度的基础上有效减小了尺寸。最后进行毫米波单片功率放大器设计,详细阐述了电路拓扑设计、单管仿真、无源网络设计等几大步骤,利用两种不同的工艺设计两款单片放大器。第一款放大器为了减小尺寸采用小型化Wilkinson技术,在30-34GHz输出功率大于2W,增益16.1dB,功率附加效率22%,芯片面积3.15mm×2.88mm,在已报道的三级拓扑八路合成功放单片中面积较小;第二款放大器采用一种新颖的设计方法,功率分配电路使用带隔离电阻的Wilkinson功分器,功率合成电路采用并联匹配技术,在32.5-35.5GHz输出功率大于1W,增益15dB,功率附加效率32%;并且完成了两款放大器的版图设计和电磁仿真,分析了影响仿真结果的一些因素,对于第二款放大器研究了隔离电阻对于功率合成的影响,仿真结果证明该功率合成电路可靠性较高。
其他文献
分析了我国速冻食品生产的现状 ,介绍了速冻食品的生产工艺及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非线性晶体KTP采用Ⅱ类相位匹配腔内倍频时,不仅要求晶体满足基频光的偏振匹配条件,而且所选用的晶体要求符合λ/2波片的条件,才能使晶体的谐波转换效率达到最佳。由于倍频晶
本文认为,张爱玲在对中国传统月亮意象继承的基础上做出了创新,创造出了许多独特的月亮形象,特别是蓝月亮、残月及满月意象。诡异不详的蓝月亮、残月和太阳般的月亮意象展现
<正>一、特征特性"鄂薯6号"甘薯鲜薯薯块为长纺锤形,薯肉白色,薯皮粉红色,结薯集中,上薯率80%以上。叶心形、绿色,叶脉绿色,茎褐绿色。该品种匍匐生长,萌芽性好,出苗齐,大田
胡适绝笔墨宝"明实录附校勘记胡适题"一纸,原先系为黄彰健先生校勘《明实录》出版而题写的,由此线索,笔者找到了黄先生所言胡适"操守与风度之佳,为近世所罕见"的依据,并论及
白银时代:挣脱古典诗歌刘亚丁俄罗斯诗歌的“白银时代”,是一个并不严格的文学史的术语,通常指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非传统诗歌。俄罗斯学者毕扬内赫在《白银时代》一书的跋中给出了
<正>从2004年开始,我国一群环绕声先驱者,在北京展览馆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剧场音乐会环绕声现场试录,我们《家庭影院技术》杂志也曾载文报道过。快十年过去了,中国现在的环绕
采用AA′+bB2法制备了可以直接作为热熔胶使用的超支化聚氨酯(HPU)。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与聚碳酸酯二醇(PCDL)为原料合成两端为异氰酸根(NCO)封端的低聚物(A2),然后
传统足球教学模式与信息化足球教学模式对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有着显著差异,尤其是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等方面,信息化教学的方式、方法有着明显的优势。借助信息化教学
蛋白质和DNA是生命科学、生物化学以及医药化学中两类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担负着各种生理功能,是生物性状的直接表达着。核酸是揭示生命遗传与变异的主要物质。因此,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