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实施了四万亿的投资计划,政府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实施调控,我国经济增长下滑的形势逐渐好转。但是,随之而来的便是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持续扩张与债务违约风险的加剧。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去杠杆”作为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货币政策维持审慎中性,同时在稳步增长与去杠杆之间寻找更佳的平衡。我国现阶段仍处于一个长期债务周期的去杠杆阶段,面临的债务调整压力仍然较大。去杠杆改革的核心内容是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确保地方政府债务的正规性、合法性和可持续性。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重心则是对政府举债行为予以严格的规范,并为支持企业债务化解、提供市场交易机制等更深一步改革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完善地方债务风险预警模型及其运用对于加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讲述了地方政府债务的基础涵义,对地方政府债务从内涵、分类以及形式上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有关地方政府债务的多方统计口径,基于数据的代表性,把审计署的统计口径运用到本文的数据统计中。其次,本文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国内目前的地方政府债务仍旧处在大幅度的增长阶段,并且存在管理混乱、统计不清等问题,这将会对我国地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最后,针对地方政府债务所存在的风险问题,本文全方位分析了国内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形成因素,通过选择特定的指标体系,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经济方法来确认贝叶斯网络结点。然后基于预警误判率最小原则来确认最佳的预警指标界限值,并且运用极大似然法预估贝叶斯网络结点参数,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模型。最后利用贝叶斯网络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实施预警与评估,同时给出降低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的有效的制度建议与风险预防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