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对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接受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nanr0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对《红楼梦》的研究当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考究是非常关键的一点。作者曹雪芹以其天才的创造力将中国传统文化都集合在一部书中,而且所有的描述都是顶尖的。有不少学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对《红楼梦》中传统文化的表现和应用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园林艺术这一特殊视角,探讨的是《红楼梦》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借鉴和接受,以此来说明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决不是凭空而建的,她必须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基石之上。第一部分:《红楼梦》与园林爱情模式。随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逐渐发展、成熟、兴盛,园林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象,日益深入的进入到文学作品当中。作者们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以园林作为爱情上演的舞台,这样一种将园林与爱情紧密结合的文学作品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大量出现,形成了一种典型的文学模式:园林爱情模式。曹雪芹显然受到了这些作品的影响,他汲取了这种文学模式的优点,并对其进行了大胆的发扬和创新,通过在作品中构建一个绝无仅有的大观园,表现了四段令人称奇叫绝的人间痴恋,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第二部分:《红楼梦》的园林建筑式结构。关于《红楼梦》的叙事结构,目前学界尚无定论。我们从其小说叙事结构的形式进行研究,发现《红楼梦》的结构形式明显呈现框架式的结构形式、对称的结构形式和“园中有园”的结构形式,这与中国古典园林的结构形式十分相似;我们从小说叙事结构手法进行研究,发现《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在构建大观园时运用了很多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典型的构园手法,并将这种构园手法运用到了《红楼梦》的谋篇布局中,是小说重要的结构手法;我们从小说叙事结构的特征进行研究,《红楼梦》的叙事结构呈现出立体的空间感和层次感,虽然错综复杂却又浑然一体,这与中国古典园林在构园时注重空间的分割与组合,讲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要求是相吻合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红楼梦》的叙事结构为园林建筑式结构。第三部分:《红楼梦》中园林的隐喻象征。作者在小说中花费大量的心血,精心构建了一个“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大观园,必然有其深意所在。其隐喻象征是指:园林中的建筑和景致表现了小说中主要的人物性格;通过园林,通过“以花喻人”的手法,展现了美好青春与生命的悲剧,表达对青春和生命的最高礼赞;通过一个纸上园林的构建成功,为作者自己、为读者构建了一个“精神上的家园”。
其他文献
在当前新美术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将美术课程的内容划分成了四个领域,分别是: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以及美术与相关文化。其中,综合与探索是美术学习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路桥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道路桥梁的建设也在慢慢发展壮大。在道路桥梁建设当中,混凝土技术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路桥施工当中最常见的一种原材
<正>天降厄运,做了5年全职主妇中学毕业后,邵宝玲进入义乌市冷冻机厂工作。1986年,因看到装修生意非常赚钱,她毅然离职下海,和丈夫创办了一家装潢公司,从此过上了和铝合金条
月表软着陆是我国实现嫦娥工程第二阶段“月球软着陆探测和自动巡视勘察”科学目标的一项关键技术,而月表软着陆动力学和仿真则是探测器结构设计、软着陆机构设计和样机飞行
在分析工程力学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针对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工程力学教学方法。通过在课堂理论教学中渗透工程实践,设置综合性课程实验,开展基于课题的综合课程设计;进行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旅游业正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然而在实践中,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发展水平和结构不匀称。作为六大要素之一的旅游购物一直是我国
随着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政府部门在业务中面临着大量的安全问题。然而,长期以来,在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建设方面,存在着重技术轻管理的问
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图像具有良好的地物表现力,其图像细节信息丰富,地物几何结构明显的特点,应用传统的基于像素的方法对其处理已经不合适,面向对象的处理方法应运而生。图像分
继七十年代弗拉维尔创立元认知概念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元认知作了探讨。国外许多国家把元认知研究已集中在学生各学科能力的训练上,而我国在这方面做的较少,主要是一些理
中国动画历经80年发展,上世纪50年代末"中国学派"兴起时达到顶峰,然而在诸多因素影响下,"中国学派"逐渐没落。现在,中国动画重新崛起,动画类型化也成为影视动画行业亟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