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太行山区鸟兽多样性调查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xing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行山不仅是我国地势的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也是很多物种的自然分界线和物种分化地,被列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领域之一。河南太行山区是目前世界猕猴分布的最北限,也是地区特有物种的模式产地,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极高的研究价值。本研究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全国第二次野生陆生动物资源调查项目(太行山东坡南段-河南Eb01-2)资助下,根据调查工作方案,基于样线法、样点法及红外相机法对河南太行山区鸟兽多样性进行调查,查清河南太行山区鸟兽鸟兽区系组成和资源现状,了解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布范围,分析不同生境条件下鸟兽多样性的差异性,比较保护区内外鸟兽多样性、评价保护成效,为有关部门制定保护对策提供依据。基于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样线法、样点法以及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红外相机调查,主要结果如下:1.河南太行山区鸟类14目46科132种15534只,其中样线法、样点法调查鸟类14目46科129种,占鸟类调查种数的97.7%,红外相机法调查鸟类2目3科3种。喜鹊(Pica pica)及树麻雀(Passer montanus)为本次调查优势种。2.河南太行山区兽类6目10科14种,其中样线法调查兽类4目4科5种,草兔(Lepus capensis)和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为优势种,常见种为黄鼬(Martes sibirica)和远东刺猬(Erinaceus amurensis);红外相机法调查兽类5目9科12种,拍摄率最高的物种为野猪(Sus scrofa),其次为草兔(Lepus capensis),猪獾(Arctonyx collaris)和金钱豹(Panthera pardus)较为常见,猕猴(Macaca mulatta)和狍子(Capreolus pygargus)出现率最低。3.古北界、东洋界和广布种鸟类比例相当,呈现明显过渡性。兽类古北界和东洋界物种南北渗透。4.林地生境鸟类14目42科127种8285只,农田生境鸟类11目24科35种3133只,湿地生境鸟类10目29科47种4116只,雀形目鸟类在各生境均为优势类群。所有兽类均分布于林地生境。5.本次调查共记录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大鸨(Otis tarda)和金钱豹;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6种,兽类1种猕猴、鸟类15种,其中灰脸鵟鹰(Butastur indicus)、赤腹鹰(Accipiter soloensis)、游隼(Falco peregrinus)、东方角鸮(Otus sunia)河南太行山区新记录。主要结论:(1)河南太行山区鸟兽区系呈现明显的过渡性。(2)林地生境鸟类多样性显著高于湿地及农田生境,本次调查兽类只分布于林地生境。(3)广布种、迁徙能力强、物种多样性丰富的鸟类和兽类在河南太行山区广泛分布,对栖息环境要求较高的鹳形目、雁形目、灵长目、食肉目动物分布狭窄,栖息地片断化。(4)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鸨和金钱豹、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红腹锦鸡、勺鸡、猕猴等种群数量少,集中分布于保护区内。(5)发现河南太行山区鸟类分布新记录:灰脸鵟鹰、赤腹鹰、游隼、东方角鸮。
其他文献
从控制系统理论研究发展进程来看,非线性系统控制一直受到广大研究学者的青睐,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由于在生产生活中出现的大多数控制系统都属于非线性系统,因此非线性系统性能稳定性控制的研究在控制领域和工程实践的应用中显得尤为重要。系统本身存在不确定因素和未知干扰较多,这明显使控制器的设计难度加大。基于此,为提升非线性系统的控制性能,本文研究了以下内容:首先,传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控制虽能确保系统在有限时间内
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不再使用单一来源的数据进行刻画,而是采用多源数据融合的方式进行研究分析,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多源数据融合下的数据质量评估将为多个领域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传统数据质量评估普遍基于单源数据,导致多源数据融合下的质量评估缺乏一个统一的评估体系。目前,非结构化数据快速增长,蕴含着巨大价值,重要性得到人们普遍认可。而对于不同应用场景,非结构化数据分析技术各异且存在难点
随着机器人的大量应用,移动机器人的智能化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如何实现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自主避开障碍物,并规划出安全无碰撞且距离较短的路径,顺利到达目的地,成为实现移动机器人智能化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虽然路径规划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路径规划效率低、路径非最优、动态避障性能差等问题。在移动机器人的早期研究,很多标准都不统一,机器人代码复用率较低,增加了不必要的研发工作,模块化、标准
在检验标准模型和发现新物理现象的研究中,其初态涉及强子的所有计算都需要输入部分子分布函数。使用高精度的部分子分布函数才能使这些计算的结果更加的准确,这就促进了理论物理和实验的发展。因此,缩小部分子分布函数误差成为近年来高能物理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部分子分布函数是在量子色动力学的框架下,对各种硬散射过程实验数据进行整体分析而确定的。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其拟合过程是比较复杂并且非常耗时。最近,CTEQ-
由于声信号测量具有非接触测量和对早期故障敏感的特点,在机械诊断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同时时频分析—小波变换能分析非平稳信号的特征,故本文基于声阵列与小波变换开展了柴油机配气机构噪声的特征提取分析:通过阵列布置研究得到了适宜的声阵列间距、数目以及测量距离等数据,之后用声阵列传感器进行了数据的采集。然后将得到的阵列数据使用固定波束形成算法进行阵列信号的初步处理,用来提升声学信号信噪比低这一缺陷,并用信
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领域日益广泛的应用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倍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现有工艺下如何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是当下的热点话题。现有电极制造工艺对将电极做厚并实施辊压,以降低电极孔隙率,提高活性物质体积比,虽然可以提高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然而电极在较高的放电倍率下的放电容量仍有较大损失。本文针对电极制备工艺对孔隙率分布,及其所导致的电极的倍率性能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主要工作如
染色体Hi-C技术的提出与快速发展,让人们能精确的获取到染色体三维空间位置结构的信息,但是如何通过Hi-C数据来发现更多生物意义以及通过何种技术手段来解决更多生物信息难题,这是我们需要去关注和探索的生物信息技术问题。TAD是染色体上基因位点相互作用密集的区域,它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基因表达信息,并且边界处也蕴含了丰富的修饰蛋白信息以及转录因子等信息,但是TAD的识别和检测工作一直是一个极具有挑战性的难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是人类控制农田土壤侵蚀、涵养水源、提高土壤生产力的重要方式,但每种措施都有其局限性,措施配置不当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甚至会加剧生态退化。而当前对农田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缺乏系统研究,其作用机制及生态效益尚未明晰。本论文以云南省有水土保持措施耕地为研究对象,分坡度对其粮食供给、固碳、固碳释氧、养分循环、生境支持、土壤保持等6种生态系统服务进行量化,揭示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异特征,判
核电以环保、高效等优势在全球逐渐兴起,蒸汽发生器作为核电站内部的关键部件,其内部传热管是核电系统压力边界最薄弱环节,需定期进行涡流检测,但国内对涡流传感器推拔控制系统的研究技术薄弱,缺少自主创新。针对此现象,本文研究推拔控制系统机械机构方案并提出控制系统设计指标,对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进行设计,分别对控制系统硬、软件进行设计,建立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并对控制器控制参数仿真分析,完成控制系统研制并进行试验分
福多司坦是一种低分子量的半胱氨酸衍生物祛痰药,具有药效强、适应症广、市场潜力大等优点,而且大量给药不会发生药物蓄积,对局部的黏蛋白无作用,胃肠道反应较少,是一类副作用相对较小的祛痰药物。适用于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尘肺病、肺气肿、非定型抗酸菌症等疾患的祛痰。近年来福多司坦被广泛应用于联合用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阻塞性肺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联合用药以及各种疾病进行祛痰抗炎症治疗。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