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皮石斛,兰科石斛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其成分具有多种功效,在食用、药用等方面都体现出一定的价值。但铁皮石斛对生长环境和气候条件要求十分苛刻,且生长发育缓慢,野生资源十分稀缺。20世纪90年代,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开始铁皮石斛的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开发,目前已是铁皮石斛种植与深加工产业的主要分布地。然而,铁皮石斛的人工栽培往往是大棚设施栽培且高密度栽培,棚内湿度大、通风不良、相对闷热,非常利于病害的发生,浙江省又地处亚热带,夏季高温高湿,梅雨季持续时间久,导致病害的发生更加持久、普遍。为明确浙江省几种常见的铁皮石斛病害的病原物,以及筛选出适合铁皮石斛生长的绿色防控措施和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应急技术,本文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探索。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铁皮石斛种植基地的病害发生规律调查,病害典型症状样本的采集、病原菌的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形态观察、rDNA-ITS序列分析等,明确引起铁皮石斛白绢病的病原菌为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该病发生高峰期为高温高湿的梅雨季节或夏、秋高温季节;明确引起铁皮石斛轮纹病的病原菌为露湿漆斑菌Myrothecium roridum,该病发生高峰期为6~7月,根据调查该病发生与棚内空气湿度关系明显;明确引起铁皮石斛炭疽病的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s,在浙江该病发生高峰期为高温高湿的梅雨季节或夏、秋高温季节。(2)通过对这三种病害进行室内药剂筛选,明确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倍液、99%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和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对铁皮石斛白绢病病原菌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菌丝生长抑制率均达100.0%;明确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3500倍液、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铁皮石斛轮纹病病原菌露湿漆斑菌Myrothecium roridum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达100.0%;明确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铁皮石斛炭疽病病原菌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s菌丝生长抑菌率可达96.4%、96.3%。在室内药剂筛选的基础上,对铁皮石斛白绢病、铁皮石斛炭疽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可对铁皮石斛白绢病进行有效防控,试验还采用了生物防治制剂10亿孢子/克锌·木霉菌孢子粉剂,虽防治效果略低于化学药剂,但也表现出较好的防效,也推荐使用;对铁皮石斛炭疽病进行有效防控则推荐使用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通过不同栽培方式下铁皮石斛白绢病、炭疽病的发生情况调查,结果表明采用多层卧式竹制种植架、立式多孔位种植架这两种创新生态栽培方式,可显著减轻铁皮石斛白绢病、铁皮石斛炭疽病的病害发生。此外,调节控制设施大棚内的温湿度可以明显控制病害的蔓延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