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用1日龄艾维茵肉鸡健雏30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以对照日粮(F23mg/kg)和高氟日粮(F 400mg/kg,Ⅰ组;F 800mg/kg,Ⅱ组;F 1200mg/kg,Ⅲ组)42天,以实验病理学和流式细胞术的方法观察研究高氟日粮对雏鸡免疫器官的影响。结果如下:脾脏:高氟Ⅰ组脾脏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有显著变化;高氟Ⅱ组和高氟Ⅲ组脾脏光镜下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电镜下,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消失,内质网扩张。抗氧化酶活性(SOD,GSH-Px)显著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显著升高。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静止期(G0/G1期)淋巴细胞比例异常升高而DNA合成期(S期)、分裂前期(G2)和分裂期(M)淋巴细胞比例以及增殖指数(PI)显著降低。同时,淋巴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Bax染色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多,Bcl-2染色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胸腺:高氟Ⅰ组胸腺镜下变化,随着日龄的增加,胸腺小叶髓质淋巴细胞数量持续减少;高氟Ⅱ组和高氟Ⅲ组胸腺小叶皮质及髓质淋巴细胞显著减少。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高氟Ⅰ组胸腺淋巴细胞28日龄时,G0/G1期淋巴细胞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异常升高,S期、G2+M期细胞比例以及PI指数则不同程度降低,至42日龄时,变化程度加剧。14日龄至42日龄高氟Ⅱ组和高氟Ⅲ组G0/G1期细胞比例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升高(P<0.01),S期、G2+M期淋巴细胞比例及PI指数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三个高氟组胸腺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和Bax/Bcl-2染色结果一致。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型分群情况进行的检测发现,三个高氟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所占比例不同程度地低于对照组且呈现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血清IL-2含量检测结果显示三个高氟组血清IL-2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法氏囊:高氟Ⅰ组法氏囊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有显著变化;高氟Ⅱ组和高氟Ⅲ组法氏囊继14日龄出现淋巴细胞减数后,于28日龄又出现淋巴细胞增数,至42日龄时,淋巴细胞显著减少。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28日龄时,高氟Ⅱ组和高氟Ⅲ组法氏囊淋巴细胞的G0/G1期细胞比例不同程度地低于对照组,S期、G2+M期淋巴细胞比例及PI指数则与对照组相比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14日龄及42日龄时,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S期、G2+M期淋巴细胞比例及PI指数不同程度低于对照组。此外,法氏囊淋巴细胞凋亡率也于28日龄时达到峰值。超微结构观察结果与Bax/Bcl-2染色显示,高氟Ⅱ组和高氟Ⅲ组法氏囊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血清Ig含量检测结果显示,高氟Ⅱ组和高氟Ⅲ组IgG和IgM含量显著减少,而IgA含量升高。研究结果表明:①日粮含氟400mg/kg以上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受到影响,CD4+和CD8+ 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减少,干扰了成熟T淋巴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发挥,进而对细胞免疫功能产生抑制作用。②日粮含氟800mg/kg及1200mg/kg时血清IgG和IgM含量显著减少,IgA含量升高,表明B淋巴细胞的功能受到影响,也干扰了体液免疫功能的正常发挥。③日粮高氟水平达到400mg/kg时对雏鸡体液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而对细胞免疫功能则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表明,胸腺是三个免疫器官中最易受氟侵害的脏器,且对高氟的耐受阈值呈现如下关系:法氏囊>脾脏>胸腺。④日粮含氟800mg/kg及1200mg/kg时脾脏抗氧化酶(SOD及GSH-Px)活性显著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显著升高,导致脾脏发生氧化损伤。⑤日粮含氟800mg/kg及1200mg/kg时可引起雏鸡法氏囊、胸腺及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受阻,凋亡细胞显著增多,是进一步导致免疫器官生长发育受阻的病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