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垂体腺瘤的TMZ联合化疗和BNCT治疗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yue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难治性垂体腺瘤的治疗现状垂体腺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5%,仅次于胶质瘤,发病率居颅内肿瘤第二位。虽然大部分垂体腺瘤是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局限于蝶鞍内呈膨胀性生长。但是约35%的肿瘤呈侵袭性生长,肿瘤组织向蝶鞍上方、前方生长,侵犯下丘脑、第三脑室及/或视神经;向两侧生长,侵犯双侧海绵窦、包绕颈内动脉等重要结构;向下方、后方生长,破坏鞍底甚至斜坡骨质。还有部分垂体腺瘤为不典型垂体腺瘤,生长极为迅速,多呈侵袭性生长,其特点为:细胞分裂增殖能力很强,Ki-67标记指数大于3%,P53免疫反应呈阳性。对于部分侵袭性垂体腺瘤,手术很难完全切除,且术后容易复发,肿瘤生长更加迅速,药物和放射治疗均难以控制肿瘤生长,我们将这部分垂体腺瘤统称为“难治性垂体腺瘤”。难治性垂体腺瘤恶性程度介于侵袭性垂体腺瘤和垂体腺癌之间,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预后极差,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命。因此,针对难治性垂体腺瘤,新的治疗靶点和治疗方法亟待开发。第一部分:替莫唑胺联合PI3K/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治疗垂体腺瘤细胞系和垂体腺瘤GH3移植裸鼠模型的研究目的:难治性垂体腺瘤手术很难全部切除,且术后容易复发,药物和放疗均不能治愈或很难控制肿瘤生长。近年来,替莫唑胺作为一种挽救疗法,对难治性垂体腺瘤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然而,并非所有的垂体腺瘤对替莫唑胺治疗敏感,根据文献报道,仅有60%的垂体腺瘤对替莫唑胺治疗有效,还有部分垂体腺瘤对替莫唑胺治疗不敏感甚至产生替莫唑胺抵抗。PI3K/mTOR信号通路的高度活化与多种肿瘤的药物化疗耐药有关。有研究报道:PI3K/mTOR信号通路在部分侵袭性垂体腺瘤中高度激活。XL765是一种新型的PI3K/mTOR信号通路双重抑制剂,可以作为一种单独疗法或作为传统化疗药物的增敏剂对多种肿瘤治疗有效。本实验旨在探讨能否通过抑制PI3K/mTOR信号通路增加垂体腺瘤细胞对替莫唑胺的敏感性。方法:分别检测替莫唑胺和XL765单药及替莫唑胺联合XL765对垂体腺瘤小鼠/大鼠细胞系(aT3-1,GH3和MMQ)的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同时评估了替莫唑胺和XL765单药及替莫唑胺联合XL765对GH3细胞移植裸鼠动物模型的肿瘤生长,生存周期及生长激素和泌乳素分泌水平的影响。结果:替莫唑胺联合XL765能协同地抑制垂体腺瘤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同时能抑制GH3细胞移植裸鼠动物模型的肿瘤生长,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周期,降低生长激素和泌乳素分泌水平。替莫唑胺联合XL765能显著降低mTOR和AKT的磷酸化水平,同时下调Bcl-2的表达水平。替莫唑胺联合XL765的治疗后剪切的PARP和BAX的表达水平及Caspase3/7的活性显著增加。结论:PI3K/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可以抑制垂体腺瘤细胞的活性,并促进细胞凋亡;抑制PI3K/mTOR信号通路能增加垂体腺瘤细胞对替莫唑胺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mTOR信号通路并调节凋亡相关的蛋白表达。第二部分:乙胺嘧啶通过Cathepsin B和Caspase依赖的细胞凋亡途径增加垂体腺瘤细胞对替莫唑胺的敏感性目的:乙胺嘧啶是一种抗叶酸药物,除了治疗疟疾和弓形虫病,还可以作为一种抗肿瘤药物或替莫唑胺的增敏剂,对黑色素瘤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课题旨在探讨:乙胺嘧啶是否可以单独用于垂体腺瘤的治疗或增强垂体腺瘤细胞对替莫唑胺的敏感性。方法:分别检测替莫唑胺和乙胺嘧啶单药及替莫唑胺联合乙胺嘧啶对垂体腺瘤小鼠/大鼠细胞系(aT3-1, GH3, MMQ和ATt-20)的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同时评估了替莫唑胺和乙胺嘧啶单药及替莫唑胺联合乙胺嘧啶对GH3细胞移植裸鼠动物模型的肿瘤生长,生存周期及生长激素和泌乳素分泌水平的作用。结果:替莫唑胺联合乙胺嘧啶能协同地抑制垂体腺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同时促进细胞凋亡。此外,替莫唑胺联合乙胺嘧啶能导致垂体腺瘤细胞停滞在G2期和S期,增加细胞DNA损伤,上调组蛋白H2AX的磷酸化水平,上调组织蛋白酶B, Bax和剪切的PARP表达水平;同时增强Caspase3/7,8,9的活性。而Bcl-2, 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在替莫唑胺联合乙胺嘧啶的治疗后显著下降。替莫唑胺联合乙胺嘧啶显著促进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内释放到细胞溶质中。替莫唑胺联合乙胺嘧啶能抑制GH3细胞移植裸鼠动物模型的肿瘤生长,显著延长动物模型的生存周期,降低生长激素和泌乳素分泌水平,而不增加对荷瘤小鼠的毒副作用。结论:乙胺嘧啶单用可以抑制垂体腺瘤细胞活性并促进细胞凋亡;乙胺嘧啶可能通过促进组织蛋白酶B依赖的和Caspase依赖的凋亡途径来增强垂体腺瘤细胞对替莫唑胺敏感性;我们的研究也为难治性垂体腺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理念。第三部分:叶酸受体介导的硼中子俘获疗法治疗难治性无功能垂体腺瘤细胞的研究目的:难治性无功能垂体腺瘤手术很难全部切除,且术后经常复发。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药物能控制肿瘤生长。虽然放疗对肿瘤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但起效较慢,且常常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硼中子俘获疗法是一种新型的二元靶向放射疗法,能最大程度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组织损伤较小。叶酸受体靶向的含硼碳纳米颗粒是一种新型的硼携带剂,能通过叶酸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作用被表达叶酸受体的细胞选择性摄取。我们前期研究提示:叶酸受体在无功能垂体腺瘤细胞中特异性高表达,而在正常垂体和其它类型中不表达。本课题旨在探讨:无功能垂体腺瘤细胞能否能通过叶酸受体靶向摄取这种硼携带剂,并探讨叶酸受体介导的硼中子俘获疗法对无功能垂体腺瘤细胞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原代培养的无功能垂体腺瘤细胞和叶酸受体靶向的含硼碳纳米颗粒孵育后,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无功能垂体腺瘤细胞的叶酸受体表达情况和摄取碳纳米颗粒的情况;用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检测细胞中硼的浓度;用中子束照射照射摄取了硼携带剂的无功能垂体腺瘤细胞,然后检测细胞的活力和凋亡情况,并检测硼中子俘获治疗后无功能垂体腺瘤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结果:叶酸受体靶向的含硼碳纳米颗粒能选择性地被表达叶酸受体的无功能垂体腺瘤细胞摄取,而无叶酸受体表达的其它类型垂体腺瘤细胞不能摄取这些碳纳米颗粒。叶酸受体介导的硼中子俘获疗法治疗后,无功能垂体腺瘤细胞的细胞活力显著下降,同时凋亡细胞显著增加。叶酸受体介导的硼中子俘获治疗能导致肿瘤细胞中Bcl-2的表达显著下降和Bax的表达显著提高。结论:叶酸受体靶向的含硼碳纳米颗粒能被无功能垂体腺瘤细胞靶向摄取,并可以在中子的照射下杀伤无功能垂体腺瘤细胞。我们的研究也为难治性无功能垂体腺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同时拓展了硼中子俘获疗法的应用,尤其在良性肿瘤中的应用。
其他文献
电影自其诞生之初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文学作品的改编是电影创作的重要来源之一。随着改编实践的日渐成熟,电影改编研究也百花齐放、蓬勃发展。其中诸多电影改编研究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本研究旨在探讨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oluble guanylyl cyclase,sGC)-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ine monophosphate,cGMP)(sGC-cGMP)
基于综合楼核心筒分摊实例,研究了房产测绘中典型的3种分摊方案。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讨论了不同方案的优劣性,并给出了一些看法。
跟骨骨折在临床中较常见,占全身骨折的1%~2%,占跗骨骨折的60%.而其中关节内骨折占60%~70%[1].对于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方法很多,总体来说包括保守及手术治疗,如手法复位、石
城市公共交通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公交优先在大中型城市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广州市公共交通有了较快
电子商务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不仅逐渐改变着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和行为,更对经济社会的主要参与者——产品的制造商和零售商的销售渠道建设和产品定价
目的:观察动力型外固定支架结合小夹板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动力型腕关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教学风格形成要素、特征以及形成模式进行分析讨论。指出:教学组织、教学语言、体育课堂教学是决定体育教学风格形成的主要因素:独特性、程式性、高效性、
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已形成社会共识。法治河北建设的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和深刻的现实动因,建设成效围绕着“制度”与“人”的相互作用而展开,但起根本作用的是“人
物业管理行业的繁荣发展给城镇居民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引发了各种复杂的问题。目前,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纠纷逐年攀升,已经严重影响了物业管理服务行业各方之间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