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倍体栽培棉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SR分子标记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F_Frank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属(Gossypium)有51个种,其中46个为二倍体棉种(2n=2x=26),分属A、B、C、D、E、F、G和K等8个染色体组,其中5个为异源四倍体棉种(2n=4x=52,AD染色体组),其余为二倍体棉种。棉属中有四个栽培品种:亚洲棉(G.arboreum,2n=26,A2)、草棉(G.herbaccum,2n=26,A1)、陆地棉(G.hirsutum,2n=52,[AD]1)和海岛棉(G.barbadense,2n=52,[AD]2),其余47个均为野生棉。陆地棉产量占世界棉花总产量的90%,而海岛棉产量占棉花总产量的8%。陆地棉和海岛棉是棉属栽培种中重要遗传资源。本研究以来源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陆地棉和海岛棉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陆地棉和海岛棉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并探讨四倍体栽培棉种之间的系统发育和亲缘关系,主要   结果如下:   1、海岛棉品种的SSR分子标记研究:以海岛棉标准系3-79为对照,陆地棉标准系TM-1为参考对照,对来自前苏联、中国、美国、埃及等4个海岛棉生产国的20份海岛棉种质资源的基因组DNA进行SSR分析。108对SSR引物共获得了175条多态性谱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62条多态性谱带。供试海岛棉品种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6-0.94,平均值为0.81。根据UPGMA聚类分析,以遗传相似系数阀值为0.77,可将20份栽培棉花种质材料分为4大类:第一类均为前苏联品种,第二类均为中国品种,第三类为以美国品种为主,第四类以埃及品种为主。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前苏联海岛棉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而埃及的海岛棉品种资源遗传距离最狭窄。我国的海岛棉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居中。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遗传背景与其产地背景有一定关联性,SSR标记能较好的揭示海岛棉种内的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   2、陆地棉品种的SSR分子标记研究:采取SSR分子标记对国内外十个国家72份棉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从2278对SSR引物中筛选出82对具有多态性的候选引物,用其共扩增出个435条带,其中多态性带313条,达83.70%,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3.81个条带。UPGMA聚类分析显示,72份材料的相似性系数(GS)变化范围在0.371~0.958之间。其中国内品种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684~0.916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大小顺序为:长江流域棉区品种>特早熟棉区品种>夏棉品种>黄河流域棉区品种>新疆品种。国外品种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661~0.958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大小顺序为:乌兹别克斯坦品种>法国品种>墨西哥和前苏联品种>美国和巴基斯坦品种>乌干达品种>印度品种>澳大利亚品种。聚类图0.760处阈值处可以把国内外品种被聚为两类,26个国内品种和一个国外品种(57)被聚为国内品种DG(Domestic group)类,DG类又包括3个亚类(Domestic subgroup)即DSG1、DSG2和DSG3,而大多数国外品种为IG(Introduced group)类,IG类包括4个亚类(Introduced subgroup),即ISG1、ISG2、ISG3和ISG4。本研究结果表明,SSR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性和稳定性,是一种较好的遗传分子标记,适宜于陆地棉品种种内遗传多样性分析,并能够较好的区分国内外品种。   3、海岛棉和陆地棉种质资源的SSR分子标记联合分析:对来源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72份陆地棉种质材料、20海岛棉种质材料和2个对照,用在海岛棉或陆地棉中具有多态性190对SSR引物进行筛选,其中15对引物在两个棉种中具有多态性条带,占7.8%。15对引物共扩增出141条带,其中71条具有多态性,占总条带数的50.35%,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4.73条多态性条带。UPGMA聚类分析显示,国内外不同棉区海岛棉与陆地棉种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总体变化范围为0.2456~0.3194,国内不同棉区的陆地棉品种与4个海岛棉品种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总体变化范围为:0.2456~0.2918。国外不同棉区的陆地棉品种与4个海岛棉品种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总体变化范围为0.2491~0.3194。聚类图0.280阈值处,73个陆地棉品种被聚为GHG(G hirsutum group)一类,GHG共包含4个亚类,分别为GHG1、GHG2、GHG3和GHG4,21个海岛棉品种被聚为另一类GBG(Gbabardense group),共包含两个亚类,分别为GBG1和GBG2。研究结果还表明,陆地棉和海岛棉的种间遗传亲缘关系远于陆地棉品种间或海岛棉品种间,SSR标记能较好的揭示海岛棉和陆地棉种间的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
其他文献
小麦麸皮是小麦加工的副产品,含有多种有益功能组分,同时,某些组分还有独特的理化特性。为建立小麦麸皮中主要功能组分的分离工艺,明确其独特的理化特性,本研究以小麦麸皮为原料,采用超声波、酶水解等方法对小麦麸皮中蛋白质及淀粉的分离条件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小麦麸皮淀粉的理化特性;同时对小麦麸皮中多种组分的综合分离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明确了类黄酮、蛋白质、淀粉及膳食纤维的综合分离条件。主要研
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是指在人体小肠中不能被淀粉酶消化吸收的那部分淀粉,因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是近年来碳水化合物研究的热点。抗性淀粉分子标记的开发和利用将减少抗性淀粉测定的成本和工作量,克服选择的盲目性,提高选择效率,为高抗性淀粉小麦品种的选育和遗传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奠定基础。本研究测定172份春小麦种质资源抗性淀粉含量
本实验从冬小麦豫教2号籽粒中克隆了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lucose phrophosphorylase, AGPase)质体型小亚基(plastidial small subunit,SSU II,GenBank序列号:EU586278)的cDNA序列,发现此基因的5′端缺失了一段114 bp序列,并探讨了此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和灌浆期间的表达,发现它可能与小麦籽粒淀粉积累密切相关
本研究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氮高效型甜玉米、糯玉米和普通玉米6个品种,低效型6个品种,研究了不同氮效率类型玉米品种氮素积累、物质生产的差异,并在酶水平上探讨了不同氮效率类型玉米品种氮代谢的差异,揭示了氮肥施用量对氮代谢关键酶及产量的调控效应,为玉米品质改良和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结果有:1、不同类型玉米生育期植株氮素积累量动态呈不对称的S型曲线。在出苗到拔节期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氮素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二十多年前,青海一家报社接到上级任务,要派一名记者去采访几百公里外沙漠里的养路工。当时报社的记者全都下去了,只剩下刚刚大学毕业的小李。她热情活泼,爱说爱笑,可爱得像只藏羚羊。领导用商量的口吻对她说,她痛快地答应了。  这天一大早,她随某军分区政委乘吉普车出发,颠簸了两天才赶到。眼前一望无际的沙漠让她激动不已,她匆匆跳下车,在软软的黄沙里打着滚,再看那宽阔的公路,就像一条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