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塑性木塑复合材料是一种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并且发展迅速的经济、环保的新材料。本文研究了注塑发泡的技术,并制备了聚丙烯/木粉发泡复合材料和玻璃纤维/聚丙烯/木粉发泡复合材料。研究其加工工艺、相容剂、成核剂、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交联剂二乙烯基苯(DVB)、发泡剂和硅烷偶联剂对木粉的表面处理、木粉含量和玻璃纤维含量等对材料的发泡效果、力学性能和聚丙烯结晶等方面的影响。并得到了如下主要结论:1.注塑得到的PP/木粉发泡复合材料和GF/PP/木粉发泡复合材料均呈现三层式夹层结构:中间层分布着泡孔,以及两个结实无泡孔的外层。在发泡区域和外层之间,分布着一个过渡区。同时,在过渡区内,泡孔沿着熔体流动的方向会产生变形。这种泡孔的变形,随注塑速度的提高而增大;2.随着注塑流量的增大,PP/木粉发泡复合材料的密度变小,发泡倍率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但发泡材料的综合性能提高了;3.不同的注塑流量对PP的结晶形态没有影响,都得到α晶型和β晶型聚丙烯,但注塑流量的增大会使得PP的结晶度略有提高;4.加入相容剂MAH-PP后,由于木纤维和PP基体的界面结合得到了提高,降低了PP/木粉发泡复合材料的密度,大幅提高了材料的发泡倍率;同时,PP/木粉发泡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和冲击强度降低了,但拉伸和弯曲模量增大了,并且材料的拉伸和弯曲比强度提高了;5.随发泡剂用量的增大,PP/木粉发泡复合材料的发泡效果逐步提高。且当发泡剂用量达到0.6%以后,再增加发泡剂用量对材料发泡效果的提高有限。同时,PP/木粉发泡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发泡剂用量的增大而变差,且当发泡剂用量为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