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酪氨酸联合万古霉素对MRSA及其生物膜的消除作用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hashasi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目前人工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治疗终末期关节疾患、改善恢复关节功能的最有效方法之一。随着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总数的不断增加,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病人的总量也在逐渐增加,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感染是PJI的治疗难题。目前二期翻修手术联合万古霉素被认为是假体周围MRSA感染治疗的金标准,即便如此,术后仍然有感染复发的可能,而导致感染复发的罪魁祸首就是细菌生物膜(biofilm,BF)。当细菌粘附于物体表面时,细菌能通过分泌粘多糖等物质使彼此聚集在一起,并进一步增殖扩散,最终形成具有屏障作用的生物膜。生物膜的屏障作用有效的阻碍了抗菌药物对膜深层细菌的杀灭作用,在临床中,由于生物膜对细菌的保护作用,导致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假体周围一旦发生生物膜的感染,抗菌药物很难杀灭致病菌。如果不能彻底消除生物膜,感染的复发将不可避免,因此,生物膜消除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微生物能够产生D-型氨基酸,这类氨基酸对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具有分散作用,其中又以D-酪氨酸对细菌生物膜分散作用最强,因此研究对MRSA及其生物膜有消除的方法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目的:观察D-酪氨酸(D-tyrosine)联合万古霉素对体外培养MRSA及其生物膜的消除作用,旨在为PJI的临床治疗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1.收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临床MRSA菌株,微孔板法建立体外生物膜模型,通过结晶紫染色半定量法筛选出产膜能力最强的菌株,该菌株即为实验菌株。2.通过导片法建立体外MRSA生物膜模型,将实验分为四组,分别为空白组,D-酪氨酸组,万古霉素组,联合组(D-酪氨酸+万古霉素),每组干预1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后分别用结晶紫及荧光染色,分别在高倍镜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下观察不同组MRSA及其生物膜的变化情况。结果:1.通过微孔板及结晶紫染色法筛选出编号为2913的MRSA菌株产膜能力最强。2.万古霉素组、D-酪氨酸组、联合组中的细菌密度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其中以D-酪氨酸组及联合组减少明显,且每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下显示,12小时内万古霉素组及联合组中死菌比例会随着时间增加而增加,其中以联合组增加更明显,且联合组与万古霉素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小时后万古霉素组死菌比例无明显变化,联合组死菌比例进一步增加。结论:1.D-酪氨酸对体外培养MRSA生物膜具有分散作用;2.D-酪氨酸联合万古霉素对生物膜中的MRSA具有更好的消除作用。
其他文献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它对许多抗生素具有很高的内在抗药性,是病人在医院期间发生感染的第三大致病菌,且很难治愈。因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原因,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借鉴其他国家利率市
近年来,农村电商发展迅猛,成为创新农产品交易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我市高度重视农村电商,将其作为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和农村
报纸
东北亚历史考古研究学者都比较熟悉俄国考古学者Э.В.沙弗库诺夫(1930—2001)。他是俄罗斯联邦功勋科学工作者,是享誉俄罗斯国内外的从事滨海地区和黑龙江(阿穆尔河)沿岸地区中
<正>冬暖大棚(日光温室)越冬蔬菜栽培技术由辽南始创、寿光引入推广不足20年,现已快速发展至全国达700余万亩,并逐步形成为规模化产业,获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但近年来,
会议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不仅可以提高药品的可获得性、保证药品的可支付性,更能促进药品的合理使用,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和利益。本文通过对我国基本药物两种招标采购模式的比较
加重责任制度是指在金融集团中,当一金融子公司在未能达到法定资本充足要求或因丧失清偿能力而破产或关闭的情形下,金融控股公司或其他子公司应当承担补充资本的连带责任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