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旅游资源是适合人们休养、游览观光、考察等旅游活动的天然资源,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唐代西南地区自然旅游资源独具魅力,研究唐代西南地区自然旅游资源,不仅可以了解当时该区自然旅游资源概况及其开发情况,而且可以加深我们对唐代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了解;同时也可以为今天西南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及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对唐代西南地区自然旅游资源概况的考察,除主要依据《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和《太平寰宇记》等所载有关资料外,还特别注意运用文学作品、笔记小说、地方志中的材料,尤其是《全唐诗》中的经济资料。唐代西南地区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地质地貌旅游资源以及动植物旅游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地质地貌旅游资源有277处,植物旅游资源53种,动物旅游资源18种,且具有种类齐全、分布不平衡、资源的综合性程度高、绝大部分为潜在旅游资源、少数资源知名度高等五个特点。唐代西南地区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主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二是朝廷的倡导和鼓励,三是文人的热情参与,四是宗教活动的影响。在对自然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主要注意与人文旅游资源的互补,提高资源价值,如修建亭台楼阁,修建寺庙道观以及开城乡市场;同时注意旅游配套设施的开发,以更好地发挥旅游资源的作用,这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道路的修筑,首先是通往景区外部道路的修筑,以保证旅游者“进得来,出得去”,其次是景区内部道路的修筑,使得游客在旅游区内“散得开”。第二是接待条件的改善,特别是食宿条件的改善,具体表现在:驿馆的修建,官、私旅店的修建以及寺观旅舍的修建。唐代西南地区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产生的作用及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促进旅游活动的兴盛。其次,促进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再次,丰富了唐代诗文的创作。最后,对今天西南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开展有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