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产品绿色物流是21世纪低碳经济建设,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利润增长点。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发展关系到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历史积累不足,农产品绿色物流遭遇资金短缺瓶颈。根据金融功能观的基本思想,农产品绿色物流的金融支持主要涉及融资体系与风险管理两大支持功能。目前我国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供给严重不足,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不完善,抑制了农产品绿色物流的深化和发展。我国物流金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从最初陈淮提出的物资银行设想开始,呈跨越式发展。目前对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研究关注运营模式的设计,涉及主体主要有银行、物流企业等,缺乏从宏观角度对金融支持框架体系构建的研究;关于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的风险多是研究评价体系,缺乏风险管理有效创新措施。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试图全面把握金融支持农产品绿色物流的整个框架,优化金融支持体系,创新风险管理模式,以完善风险管理体制。本文首先阐述了农产品绿色物流的涵义、特征和国内外发展情况,指出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相比,有较大差距;农产品物流具有较大的负外部性,发展“两型”物流业,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进而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阐述了农产品绿色物流的金融支持现状。并采用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技术对金融机构贷款与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就金融需求方和供给方在农产品绿色物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要实现农产品绿色物流各主体的协调发展,解决资金缺口问题,需要通过金融支持体系在融资和风险管理功能的融合以满足各方的金融需求。因此,本文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提出构建覆盖面广、服务多样化的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支持框架:基于两类金融需求主体和四大金融供给主体的设计思路,金融机构、资本市场、保险机构、政府部门各司其职,功能互补,实现多层次、多样化融资支持。同时,为化解和更有效地监管风险,提出将保险风险管理功能植入融资功能中,创新农产品绿色物流的“银保合作”支持机制,初探了银行与保险结合的三种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转变政府财政支持方式,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积极推动银保财互动,完善担保体系等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