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庭”到“社会”——李准“十七年”小说创作的一个面向

来源 :王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on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合作化与集体化给中国农村带来的,是从土地所有制到具体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李准“十七年”小说创作正以其独特的方式,从文学层面回应了农业合作化给农村群众日常生活带来的新的问题——怎样处理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在农民身心状态上发生的连锁反应?怎样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怎样更好地构筑社会主义共同体?李准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与尝试性回答,起源于他笔下的“家庭”。《不能走那条路》将制度性的基层政治政策问题带入家庭中讨论,再以家庭所内含的情感因素、人伦关系将之柔化地处理。和谐、友爱、开放的家庭,被作为处理政治政策的中介构造起来。而家庭的“开放性”,也与同时期逐步建立起来的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农村新集体相适应。李准也从对“家庭”的描摹中,逐步摸索出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情感伦理,来沟通“情/理”、连接“新/旧”、安放个人与集体的方式,由“家庭”和谐而和谐“社会”。但随着合作化的发展,李准所习惯使用的贴近人心的教化方法,在范围更大、人数更多的合作社等大集体中,遭遇了更为“棘手”的对象。《冰化雪消》及李准对之的修改,都暗示了“人心换人心”这一方法仍有改进的空间。李准在困顿中思变,1956-1958年之间的生活、创作经历,使其将视线重新投回他所依靠的“生活”当中。期间,他调整创作方式,完成了从“写事”到“写人”的转变,尤其注重对社会主义新人的塑造。在修改《李双双小传》的过程中,李准以李双双的成长,模拟出一位爽朗泼辣的农村女性是如何以自己的性格特质、所言所行,以点带面地激发出身边人共同维护集体利益、建设社会主义的高涨热情。他从依赖情感伦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去解决农业合作化进程中个人与集体之间的问题,转向了发掘情感伦理内生于人与集体之间的互动的深度,发现了个人与集体互相成就的独特路径。农业合作化进程中所遭遇的现实问题自有其复杂性,但妥善处理好其间内生的情感伦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仍是相当重要的一环。李准也正是在这一层面上,为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自己的文学理解。
其他文献
本报告基于作者在北京万里江山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发起的翻译项目中的实际工作经验,分配给作者的任务是旅游景点介绍的汉英翻译。通过分析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运用生态翻译学作为解决问题的指导理论,作者创造性地将旅游翻译研究与生态翻译学理论从微观宏观两方面进行结合。在生态翻译学的指导下,翻译的问题分为三类:语言、文化和交际层面的转换问题。然后阐述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引入例子作为辅助说明。讨论的重点包括具有
学位
新形势下,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并购活动愈发活跃,跨国并购数量和交易金额齐增。然而,并购数量与金额的增长却并未带来可观的跨国并购绩效表现。与境内并购相比,跨国并购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克服并购双方之间的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整合障碍。孔子学院作为对外语言教学机构,自成立以来便一直致力于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推广汉语言和中华文化,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人文支撑,同
学位
近年来,我国高速经济增长背后所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这种不平衡也在微观层面导致各个地区间的上市企业在公司治理效率上参差不齐。外部治理环境的不完备会为企业的盈余操纵行为提供潜滋暗长的“温床”,一旦公司管理者带有目的性地滥用盈余管理,以使盈余水平符合其自身利益时,必然会导致证券市场透明度下降,误导投资者的决策,最终使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大量文献证实,投资者保护、会计准则、法律环境、地区社会信任、文
学位
党政机构是党委和政府职能得以有效行使的载体。地方党政机构的科学设置是实现地方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前提和先决条件。2018年开始的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中央明确提出“允许地方因地制宜设置机构和配置职能”。因此,在机构设置方面赋予省级及以下更多自主权成为新时代中央与地方关系一个值得关注的新动向。为此,本文选取X省A市为研究对象,深入调查研究A市机构设置过程及现状,梳理比较国家、省、市三级机构设
学位
研究课题的相关性主要是因为家庭法律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本类型之一。财产关系在任何执法领域都非常重要。婚姻契约作为夫妻财产关系的调节者,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法律制度。家庭是社会不可分割的细胞,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家庭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定不会保持不变。它随着国家结构和社会制度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反映了政治和社会经济领域的改革和变化。在配偶的财产关系领域,出现了扩大个人权利和自由的趋势,法律赋予配偶更大的确定财
学位
一直以来,学界与业界都比较关注“韩流”对我国文化产业产生的影响。尽管随着“韩流”的退潮和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这种影响已经在消退,但韩国影视剧在内容创意和制作生产方面的成功经验,特别是中韩同为东北亚文化圈的国家,在文化同根共生意义上形成的相互影响,则依然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以韩国“请回答”系列电视剧为分析对象,借助影视学、符号学及文化传播研究的相关理论,通过分析该剧的文化表达方式,以及中国文化符号在
学位
本项目是英汉翻译项目,共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翻译报告,第二部分是原文本及其译文。翻译原文节选自诺琳·格鲁弗·莱普的《边疆以西:美国西部边疆的多元文化文学》一书。选译部分为第二章前半部分和第四章。第二章的前半部分通过恶作剧精灵的故事以及萨利希作家哀鸽的著作,介绍了恶作剧精灵(文化英雄)的再次归来,以及他如何在边疆关系紧张的背景下抵制殖民价值观。第四章讲述了文化身份的选择,即欧亚人等混血族裔群体在1
学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深入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他们分享日常、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尤其是随着网络游戏逐渐成为其休闲娱乐的重要选择。值得重视的是,对正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而言,丰富多样的网络游戏,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迷惑性与诱惑性。因而部分学生若未及时甄别、判断出网络游戏的“好”与“坏”,就会逐渐沉迷其中乃至成瘾。网络游戏
学位
从南京到香港,作家葛亮的生活始终与城市相关,两座城市迥异的生活经验不仅影响了他的个人气质、审美品味与价值观念,也成为其文学创作的重要资源。香港书写是在香港题材的基础上进一步表现创作主体对香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的创作,因此,葛亮的香港书写指的是葛亮在其部分作品中不仅以香港为背景,书写和展示了这座都市中人的生活习惯、情感方式和生存状态,而且在这一书写过程中表现出其对香港的认识、期待、回忆和想象。在葛
学位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动力转向创新驱动。高等教育是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动力,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对国家或者地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发展较落后的西部地区。但研究生教育在十年的扩张过程中,也出现了研究生质量下滑、研究生就业困难等多种问题。因此,本文选取西部地区中人口、经济、研究生教育规模较大的四川省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回归分析法,从规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