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生物学实验作为生物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等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教育部于2003年发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简称实验版课标)已经积累了优秀且丰富的课程改革经验,《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简称新版课标)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更新与优化。与实验版课标相比,新版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等内容中对实验的相关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学实验作为生物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等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教育部于2003年发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简称实验版课标)已经积累了优秀且丰富的课程改革经验,《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简称新版课标)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更新与优化。与实验版课标相比,新版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等内容中对实验的相关表述大同小异,仅在细节上进行了适当改进与完善。实验版课标中仍有值得教育工作者参考与借鉴的实验教学案例和实验评价案例。本研究以实验版课标和新版课标为基础,通过比较研究法对人教版新旧教材的目录编排、实验类型与数量、实验插图、实验材料、实验语言、安全教育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新教材必修1在目录中编入了实验和实验安全规则附录;2、新教材必修1遵循新版课标“少而精”的设计原则,不再将实验分布在不同类型的栏目中,仅用“探究·实践”一个栏目表示,并且将实验数量由14个减少到12个,删去了3个实验,新增了1个实验;3、新教材必修1弥补了部分实验插图没有图注、实验语言表述不够严谨、安全教育不够等不足。在对新旧教材进行详细对比分析后,以同一水平的两个班级为研究对象,选取相同实验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并实践教学,教学结束后学生完成实验专题测试卷和实验报告。1、对比分析两个班级学生的实验专题测试卷得分情况,发现以新版课标和新教材为主设计的实验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实验设计与实施能力,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素养;2、通过对比实验班与对照班撰写实验报告的情况,发现实验班学生的实验报告更加丰富且完整,学生能够借鉴新教材中的新增实验拓展撰写思路以及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实验步骤,体现了学生清晰的逻辑思维及其对实验的熟悉程度。基于实验实践教学研究结果,依据教学原则和策略,本文提出如下建议供一线教育工作者参考与评鉴:1、增加实验课时,创新实验材料、仪器设备、方式方法等,为学生提供多种实验设计思路;2、利用视频辅助实验教学,节约实验讲述时间,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实验教学;3、增加实验识图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供多种知识应用思路;4、实验结束后及时完成实验报告,提高学生学科专业术语表达的严谨性。同时,撰写实验报告有助于学生加深印象,巩固实验操作流程,增加实验复习资料。综上,本研究以课标为基础,对新旧教材必修1实验部分进行比较分析,明晰新旧教材在实验方面的异同,对于一线教师快速了解新教材特点,及时优化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课标与教材对比分析,在同一水平的班级中进行实验教学,明确实验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等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推动实验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农业设备的智能化、无线化是我国农业设备未来的趋势,国家“十三五”规划多次提出“智慧农业”后,越来越多的人也关注到农业领域的“智慧灌溉”的问题。目前我国农田灌溉仍然采用人工控制阀门的方式,此种灌溉方式浪费了大量人力的同时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因此,本论文设计了一款无线电动阀,并通过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对无线电动阀的各个性能进行了分析,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无线电动阀总体结构设计:对无线电动阀的结构及
我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国,近年来农业物联网相关技术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是推动我国农业转型的重要手段。现有的灌溉环境信息监控存在着监测时间长、监测区域广、环境因素严峻复杂等特点。而且目前市场上应用投入的灌溉信息监控设施大部分都有着采集时效性不高、数据单一、系统不稳定等问题。不能满足现有灌溉环境信息监测的需求。本论文针对灌溉环境监控的上述特点,结合国内外在农业物联网的研究成果,开展了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灌溉
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背景下,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伴随而来的是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产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石河子市水资源紧缺形势逐渐加剧,且水资源总体利用效率较低,缺水与用水浪费现象并存。迫切需要对石河子市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本文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着手,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本文所涉及三块研究内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思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从水资源
我国玉米田间的病虫害防治和除草工作多采用传统不间断连续喷药的作业模式,不能针对玉米苗或杂草进行精准施药,提高了防治病虫草害的成本并造成环境污染。为解决上述问题,进行精准对靶施药识别技术的研究,对靶施药技术能够区分作物对象与土壤背景,有效降低药量使用。本文针对苗期玉米田间复杂环境下苗草识别精度低的问题,开展玉米苗及伴生杂草识别技术的研究,利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对苗草数据集进行训练并提高玉米苗与杂草的识别
犊牛作为牛场的后备力量,体征信息的精确采集对牛场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促进畜牧业向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降低犊牛管理强度,提高犊牛成活率,实现犊牛体征信息传统获取方式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式转变是牛场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难题。本文利用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设计了一种个体犊牛主要体征信息采集系统,对体征信息采集平台进行了结构设计,研究了位置检测模块、身份识别模块、体重采集模块及体温采集模块的软硬件设
国产采棉机在行走、采摘和打包作业过程中换段操作频繁,传统变速器换段顿挫,驾驶员劳动强度大,且装配的变速器和采棉机在工作或行驶过程中匹配不理想,导致整机燃油经济性不佳,行驶或作业过程中的动力性表现一般。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Hydro-mechanical Contin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HMCVT)与传统车辆的无级变速器和有级变速器不同,它的动力传递分为两路,一是
随着新疆肉羊养殖规模的不断增大,对肉羊的饲喂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以往的传统机械饲喂形式已渐渐不能满足要求,肉羊的饲喂也需要向着高质量、高效率方向发展,追求精准饲喂。本文以DYS-5型羊用电动撒料车为控制对象,设计了一种基于主从式模糊PID控制策略的直流电机同步控制系统,通过对驱动电机、刮板电机和送料带电机转速实时同步调节,实现了电动撒料车投料量的精确控制。极大程度上缓解了传统机械饲喂在撒料过程中,投
新时代的教育注重的不仅有知识,还有能力,其中就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成就的不仅是学生在校阶段的成长,还有踏入社会后的发展。国内外关于自主学习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和先秦时期,一开始国内外学者都致力于研究自主学习的相关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对于自主学习的理论研究逐渐趋向于实践研究。目前,国内关于自主学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现状研究、教学模式研究,而探讨生物教学设计中如何体现自主学
STSE教育作为将人类社会、环境、科学、技术等关联,培养应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具有科学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的教育,与我国生物学课程目标“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不谋而合。虽然至今有关STSE教育的研究相对较多,但将STSE教育落实到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提供可应用于高中生物学课堂的融入STSE教育的教学设计,从而促进STSE教育在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实施。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了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教育教学的变革,即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育现代化。微课程的出现与广泛应用恰符合时代发展的进程,是教育教学在信息化高速发展背景下的表现之一。同时,21世纪也是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时代,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特别是各学科核心素养提出后,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一个关注的热点。随之而来的是教学评价的变革,高度关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