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冠心病(胸痹心痛)中医辨证分型与LDL-C、HDL-C、TG、Cho、TBIL、FIB、UA、Hcy等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揭示冠心病中医证型的证型本质和证治规律,以期指导中医对冠心病的预防和临床辨证施治。方法:本研究共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13年11月~2014年3月心内科门诊及病房年龄在45~75岁之间的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的患者74例,详询病史,收集中医四诊资料,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检测Hcy等相关实验室指标,同时选取2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通过组与组间的LDL-C、HDL-C、TG、Cho、TBIL、FIB、UA、Hcy水平的对比分析,探讨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该研究共收取74例冠心病患者,全部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参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对其进行分型,其中心血瘀阻型患者20例、痰阻心脉型患者19例、气虚血瘀型患者18例、气阴两虚型患者17例。2.冠心病气阴两虚型患者年龄高于其它中医各证型组患者(P均<0.05),有统计学差异;3.冠心病痰阻心脉型患者BMI高于其它中医各证型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差异;4.冠心病中医各证型组以及健康对照组之间TC、TG、LDL-C、HDL-C水平均不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中医各证型组TC、TG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痰阻心脉型组患者TC水平高于其它冠心病中医其它证型组,其中与气阴两虚型、气虚血瘀型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冠心病中医各证型组HDL-C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冠心病中医各证型组LDL-C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气阴两虚型组患者LDL-C水平明显低于气虚血瘀型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冠心病中医各证型组及健康对照组间UA、TBIL水平均不相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中医各证型组UA水平都高于健康对照组,TBIL水平都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其中气阴两虚型组TBIL水平低于痰阻心脉型组和心血瘀阻型组(P<0.05);6.冠心病中医各证型组及健康对照组之间FIB水平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中医各证型组FIB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心血瘀阻型组FIB水平显著高于气阴两虚型组和气虚血瘀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冠心病中医各证型组及健康对照组之间DD-i水平各不相同,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冠心病中医各证型组与健康对照组Hcy水平均不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中医各证型组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冠心病心血瘀阻型组、痰阻心脉型组Hcy水平均显著高于气虚血瘀型和气阴两虚型患者(P均<0.05);气虚血瘀型患者Hcy水平显著高于气阴两虚型患者(P<0.05);心血瘀阻型组和痰阻心脉型组间Hcy水平无明显不同,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Hcy水平与TC、TG、LDL-C、UA、FIB、DD-i水平呈正相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TC、TG、LDL-C、UA、FIB水平均高于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同时HDL-C、TBIL水平低于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年龄偏大冠心病患者气阴两虚证型更为多见;痰阻心脉型冠心病患者BMI最高,肥胖者所占比例降低;痰浊、瘀血与血脂指标关系密切,痰阻心脉、心血瘀阻型患者TC水平显著高于气阴两虚型患者;瘀血与血液高凝状态密切相关,心血瘀阻型患者FIB水平显著高于气阴两虚型和气虚血瘀型患者;Hcy与痰浊、瘀血致病因素密切相关,随着证型由实证向虚证转变,Hcy水平逐渐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