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第428窟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cheng8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莫高窟南区中段三层的第428窟规模宏大、内容精美、题材多样,不仅是莫高窟北周石窟的代表,也是研究北周石窟艺术、佛教思潮和艺术交流的重要遗存。多数学者认为其为时任瓜州刺史的建平公于义主持修建,年代为武帝灭佛前的五至十年间。建筑、雕塑和壁画构成了石窟寺的主体,因此本文的核心问题围绕第428窟的洞窟功能、题材内容和配置内涵等方面展开,运用考古学和图像学的方法分析图像的构成和特点,运用历史文献学的方法考察文本与图像的关系、图像的绘制成因、窟室营建的历史背景等,并结合其它研究方法探讨该窟佛教艺术和世俗社会的关系。第428窟中心柱四面释迦说法像和四壁壁画共同体现了释迦信仰、法华信仰和华严信仰等多元信仰的融合。四壁壁画分上、中、下三层描绘。上层1485身的影塑千佛可能与北魏第254窟的千佛壁画一样仅表现了过去庄严劫千佛和未来星宿劫千佛,西壁五塔图中央大塔上层的白衣佛是现在贤劫千佛的代表释迦牟尼佛,它与这些影塑千佛共同构成了三世三千佛。中层壁画题材最为丰富。东壁的本生、因缘故事画反映了菩萨行“六度”之布施和持戒的思想,是在家信徒布施和出家僧人持戒的范本;南壁的卢舍那法界像依据《十地经论》绘制而成,是北朝地论思潮影响下《十地经论》在敦煌流行的反映;西壁五塔图源自犍陀罗附四柱佛塔和北魏五塔,将其解释为五分法身塔较为合理,涅槃图和释迦多宝并坐像组合源于中原北方地区,寓意《法华经》的方便说法,是《法华经》在敦煌流行的反映;北壁降魔图中出现了两组魔王和魔子,映射了北周武帝灭佛之前的“佛道之争”,同时也是佛教徒对佛法在中国永续流传的希冀;下层(包括中心柱四面龛沿)的供养人画像有1242身,其中数量占一半以上的僧人供养像与当时寺院经济的繁荣有关,而同时出现的汉装供养人像和胡装供养人像则是北周“胡汉合糅”文化政策的反映。第428窟的内容既受到印度、中亚至西域一线佛教艺术的影响,也有来自中原北方的汉式因素,更有敦煌艺术家融合各地艺术风格而形成的本土特色,因此该窟是敦煌北朝晚期佛教艺术的集大成者,体现了敦煌艺术家极高的创作水准,在敦煌石窟营建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卵巢癌是致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近期,赫捷院士团队发布了覆盖3.8亿人口的中国最新癌症数据,该研究显示,2016年中国卵巢癌新发病例数57200例,死亡病例数27200例。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ACS)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美国卵巢癌新发病例数21410例,死亡病例数13770例。死亡率在女性肿瘤患者中居于第五位。在全球范围内,卵巢癌患者五年生存率
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怎么合理补偿参加工程的农户,这也是工程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现行标准的补偿方式慢慢显现出众多弊端,如补偿对象和目标挑选不合理、“一刀切”的补偿标准、补偿生态效应评价不合理等。这主要是由于在设定补偿机制时,没有考虑到空间的异质性。生态补偿具有地理学的属性,必然会受到地理区域不同的影响。在各种自然因素活动的影响下,造成了空间的外部经济,使补偿的生态服务项目具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由线路不平顺激振引发的随机振动对轨道车辆的平稳性、舒适性和疲劳寿命以及车载设备的可靠性均产生了重要影响。车载设备通过紧固件安装于车辆上,目前执行的振动标准中,车载设备在随机激励作用下的环境适应性以及车辆的随机响应研究以相对独立的体系进行,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难以计入;同时,车辆类型、设备安装位置、运行线路状态等因素对系统随机响应的影响也很难体现。目前车载设备环境适应性校核的主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地球科学数据以指数形式增长,呈现出数据量大、更新快、多极化、多角度、高速发展等大数据特征。因此,如何从这些海量的地球科学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成为新时代数学地球科学领域的工作重心。深度学习作为近年来机器学习领域的热点研究对象,具有从复杂数据中自动提取高级表示的能力,在解决目标检测、遥感图像识别等大数据问题上无疑具有巨大潜力。然而,深度学习在地球科学大数据挖掘与分析中仍处于探索
人肺具有巨大表面积,并与外部环境有特殊的界面。肺组织是由多种类型的细胞组成的,这些细胞在其一生中不断暴露于化学、物理、激素、免疫和外源性压力因素中。肺部细菌感染型肺病是常见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给国家或者城市的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呼吸道感染是导致全世界最多死亡的感染性疾病。吸入式抗菌药物在治疗肺部感染方面逐渐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针对耐药性的细菌性肺部感染。事实上,雾化抗生素提供了一种优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中国特有的树种之一,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炭疽病是杉木上最常见、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目前杉木炭疽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是化学防治为主和营林防治为辅。近些年,有机小分子杀菌剂得到快速的发展,科学家们通过不同的方法合成了各种类型的化合物并进行研究,以便快速寻找到医用或农用的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先导化合物。然而,针对杉木炭疽病开发的小分子化合物少
锂离子电池已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并向电动汽车,大规模储能器件应用方向快速发展。然而,目前基于有机电解液的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已接近其极限,且安全性难以满足要求。全固态锂电池采用不可燃的无机固体电解质替代有机液体电解质,极大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同时为金属锂负极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有望进一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使用寿命和存储时间。凭借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宽工作温度区间等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