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鲤镇窑又称赣州窑,与景德镇窑、吉州窑、南丰窑并称为宋元江西四大名窑,亦是著名的外销窑口,当地广传“先有七鲤镇,后有景德镇”的说法,研究七鲤镇窑对于我们全面了解宋元江西地区的瓷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七鲤镇窑创烧于晚唐五代,盛烧于宋,终烧于元末,烧造品种有五代青瓷、宋代青白瓷、南宋酱褐釉瓷和元代黑褐釉瓷等品种。2014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七鲤镇窑址赖屋岭和周屋坞2个窑包堆积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揭示了3座宋代龙窑,出土了约30000件遗物,为我们清晰的展现出七鲤镇窑瓷器的风格特点。本人采用对比法、数据分析法等方法对七鲤镇窑出土的宋代瓷器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分型、分类、分期。七里镇窑宋代烧造青白瓷和酱褐釉瓷2个品种,产品均以日用品为主。青白瓷盛烧于北宋,按照器型装饰的不同分为北宋早期、北宋中晚期和南宋期3期;酱褐釉创烧于南宋,盛烧于宋元,产品分为南宋、元代2期。青白瓷不同时期装饰手法及器物器足差异较大,其器型的衍变与湖田窑、白舍窑等青白瓷窑口变化趋于一致,早期器型较少,多莲瓣、花口装饰,器足较矮;中晚期器型增多,以刻花划装饰为主,足部变高,挖足变深;南宋青白瓷出土量少,器型单一,以碗盏类为主,足高变矮、足径变小,流行印花装饰。酱褐釉瓷在南宋取代青白瓷成为七鲤镇窑烧造的主流品种,南宋酱褐釉瓷以乳钉罐、香炉、茶盏为主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大量出口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