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艺术是由光与声共同构建的视听艺术。在当今电影创作领域,传统意义上的“录音”概念已延展为“电影声音的艺术创作手段”。电影声音的内涵极为广泛,既包括其客观物理特性,又涉及欣赏主体生理、心理上的感受;既包括声音设计,亦包括技术制作;同时还涵盖声音美学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以创作空间最大、最能体现创作者个性化表达的后期声音阶段作为研究考察的对象,核心围绕声音元素的选择与组合展开,采用理论阐释与实证解析相结合的方式对论题进行研究工作,对该阶段的创作内涵、声音处理手法及声音元素组合架构进行初步的探索。论文由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论文结构特点和课题的应用价值。第一章“电影声音概述”,通过对声音在电影中表现形态的产生、发展和技术演进的考察、电影声音元素及各自的表现功能的解析、电影声音特性的揭示,为后文对声音元素选择与组合的研究做一个铺垫。第二章“电影后期声音艺术创作”,对电影后期声音创作阶段进行了界定并从艺术观念的角度,分析了这一阶段的创作内涵:即主观化创作思维下,对电影声音“艺术真实性”的把握。第三章“声音元素的选择与组合”,第一节“声音元素选择与组织的手法”,对电影后期声音元素的选择与组织手法进行分类归纳、梳理,并辅以大量实例,对这些手法在具体作品中的独特运用进行考察,揭示其内在逻辑。第二节“声音元素的综合组合运用”。剖析声音元素的组合模式,提出一种声音结构思维——声音元素的“功能性架构”,即将声音三元素置入电影声音表意体系的三个层次,探讨电影声音元素的叠加章法。通过多部不同类型电影作品的片段进行实证分析,揭示电影后期创作中声音元素在作品中的组合规律。“结语”部分对电影后期声音艺术创作进行集中的概括总结,并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做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