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在荧光探针方面的应用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ilkona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稀土掺杂的上转换发光材料(UCNPs)由于其特别的能级结构和发光机制,具备许多其他荧光材料不具备的独特的优点,如优异的物理化学和光稳定性、高的灵敏度和信噪比、较强的组织穿透能力、无背景荧光干扰、不损伤生物组织等。正是由于以上优异的性能,发展以UCNPs为核心的新型荧光探针以实现对无机离子、有机小分子、生物分子等的检测方法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LRET),以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和贵金属纳米粒子分别作为能量供体和受体,设计并合成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荧光探针,并将其用于锰离子和三聚氰胺分子的检测。通过SEM、TEM、XRD、FT-IR、荧光光谱仪、UV-Vis光谱仪及Zeta电位等手段对样品的刑貌、晶型、光学性质、表面特性等进行了表征分析。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如下部分:通过总结大量资料及文献,介绍了UCNPs的相关研究背景、基本发光原理及合成方法、未来发展前景等,并对其在生物成像及荧光探针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论述。探索出一种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的荧光探针。在室温下首次实现了银纳米粒子吸光中心的可控调节。将高温热分解法合成的Na YF4:Yb,Er UCNPs作为能量供体,选择最大紫外吸收峰位于绿光区的银纳米粒子作能量受体,通过两者之间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对锰离子进行检测。在荧光探针的荧光强度与锰离子浓度间建立线性关系,此探针对锰离子的检测范围为0.2-5μM,检测限为150 n M,结果证明这种探针对锰离子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采用了一种简便的水热法制备了绿光和红光共同发射的Na YF4:Yb,Er UCNPs并以其为能量供体,选择金纳米粒子为能量受体。研究发现两者在弱酸环境p H=6.864条件下才能构建高效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以此体系为手段通过比率荧光探针实现了对三聚氰胺分子的高效检测,在比率荧光探针的荧光强度相对变化量与三聚氰胺分子浓度间建立线性关系,结果发现此探针对锰离子的检测范围为20-200μg/L,最低检测限为11μg/L。并且实现了对实际牛奶样品中的三聚氰胺分子的检测。
其他文献
磷酸铁锂材料已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针对Li Fe PO4的电子导电率低和锂离子扩散速度慢这两个缺点,综述了磷酸铁锂材料在元素掺杂、表面包覆或修饰、通
1设计背景锥形混凝土电杆质量管控中,力学性能是质量抽检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评价锥形混凝土电杆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其检测方法和设备多年来发展缓慢,现有检测设备和检测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外科患者术后腹胀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乐安县人民医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接诊治疗的80例外科术后腹胀患者,经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后,将其随机分成观
加强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对于推动广西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有重大意义,针对当前广西高校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高校应完善廉政风险学习宣传教育制度,健全
从新疆细虫草Ophiocordyceps grsacilis的子实体分离出无性型——羽束梗孢Paraisaria dubia,为细虫草开发应用奠定基础,增加虫草新资源。经液体发酵培养10 d产生白色小菌球状
文化是什么?这是一个极为抽象和复杂的问题,因为文化本身的抽象性、功能性和历史继承性导致了文化概念难以获得统一的认知和定义。国外的学者已先后对它下过近200种定义.但至今
2019年7月19日,北京——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今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战略合作将依托于赛默飞在科学服务领域
以浙江省缙云县为研究案例,以农居点整理为切入点,从潜力、经济、生态3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实行的可能性。研究表明,缙云县存在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不足、整
我国城轨交通发展方兴未艾,为适应建设立体、全方位的城市交通的需要和树立人性化和理性化的建设理念,我国城轨交通运营管理应该有自己的适合国情的发展战略。为此,提出中国
在分析总结《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该课程的“课程·专题·知识点”教学链的概念:认为课件是完整的教学体系,也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资料库,且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