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抗战小说的审美特征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rs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承载了中国人民的辛酸血泪,还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的顽强和智慧。十几年抗战历程,也给作家们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创作源泉。抗战小说创作高潮主要有十七年和新时期以来这两个阶段,分别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审美特征。本文以新时期之后的抗战小说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试图总结出新时期抗战文学独特的审美特征,挖掘出文本的内涵和价值。论文的引言首先对新时期抗战小说的概念内涵做了一个界定,这个概念包含“新时期”和“抗战小说”两个内容。文学意义上的新时期与中国现代史的分期类似,都是以1978年改革开放作为标志,经济和思想上的解放使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新时期产生的,以1931—-1945年间产生的以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为描写对象或将其作为小说事件发生的本质的小说作品。其次,对新时期抗战小说的研究成果及动态进行了梳理与介绍,并阐明自己所选研究角度的独特价值和意义。论文的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从崇高感和悲剧性两个方面分析了新时期抗战小说的审美特征。崇高感是抗战小说自诞生以来延续不变的审美情感,在新时期有了新的审美体现。悲剧性则是新时期抗战小说呈现出的审美新质,这种悲剧性不仅体现在作家在文本中体现出的悲剧与历史的关系,也内含在小说中每一个个体身上。第二章是对新时期抗战小说英雄形象的美学内蕴的分析。小说以人物为中心,人物身上包含了作者的创作理念与时代的文学潮流。抗战小说的英雄形象经历了由主流化英雄向平民化英雄,甚至非主流英雄的变迁,体现出作家们的不断思考与创新,与此同时,英雄人物在形象变迁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少局限性,这也在第二章有所论及。第三章主要从后现代主义、崇高形式美的世俗化描写、历史的戏谑化倾向以及小说文本的影视化、人物形象迎合消费心理等方面论析了新时期抗战小说的世俗化与消费性的审美特点。结语部分是对未来抗战小说创作的展望,新时期之后我们迈向一个独特的时代,在展现这段风云历史时,作家的立场该如何选择;面对影视文化对文本的大肆进攻,小说创作者们将怎样在二者平衡之间找到立足点等。通过对新时期抗战小说审美特征的分析归纳,我们发现抗战小说的发展趋势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对此前的创作传统有继承也有创新,其在对人性的发掘和对历史的审视方面达到了一定高度,并且在新世纪之后,由于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影视化倾向。正是有这种自觉扬弃、不断创新的精神,才使得抗战题材小说历久不衰,在传承中增添新的特质。
其他文献
商务男衬衫作为现代男士的必备服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穿着者的职业与身份。简要介绍现代商务男衬衫的特点及分类,从款式设计、色彩与图案的运用、新型材质的应用和成衣技术
分析了宽带耦合器的设计原理,并在理论计算与分析的基础上,使用射频/微波仿真软件ADS设计了一种20dB宽带非对称耦合器,利用了带状线阻抗较易控制的优点,克服带状线不方便进行
<正>从教多年,经常发现有学生不交作业或交作业拖拖拉拉,老师多为此头疼,而且,往往要具体查出是哪个学生还挺费事。有些老师会交给科代表去查,我发现科代表往往要耗费很多时
期刊
因股权分散而导致控制权与经营权的冲突,是我国上市公司在发展进程中无法避免的难题。但从国美之争一例洞悉,控制权与经营权在博弈的过程中并不是不能取得平衡点。由于公司法
选取了2014—2016年沪深两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该行业内部控制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以期提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重视,实现可
由于新型传感网络、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处理和信息融合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城市的概念被提出来用以解决城市管理、规划、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智能用电技术
目的:探究氨基噻唑酮Cu(Ⅱ)核酸酶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活性,预期得到一种高效的体外化学核酸酶试剂。方法:利用单晶衍射、琼脂糖凝胶电泳分别确定氨基噻唑酮Cu(Ⅱ)核酸酶试剂的
作为一项历史人类学研究,本文第一部分选取印尼较有代表性的三座郑和清真寺作为研究对象,从其结构造型入手,通过与阿拉伯、中国、爪哇、印度传统风格宗教建筑进行比对,探寻这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经历了世界上历史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过程,城市发展可以说是波澜壮阔,2016年,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7.35%,在此基础上国家还制定了2020年
<正>精装40卷(16开)总定价8830元(每册单独定价)该系列入选"十一五"、"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