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IPTV测试仪驱动程序的研究与开发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k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宽带互联网络发展迅速,基于IP的各种互联网应用层出不穷。其中,以宽带交互的新媒体,尤其以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的发展,最为引入注目。伴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运营牌照的下发,使得IPTV业务正式步入商业运营阶段。向终端用户提供具有QoS和QoE保障的综合业务是IPTV业务评估中的最终目标,为了解决IPTV业务运营网络中出现的故障,保障用户拥有较高质量的服务体验(QoE)。为此,设计一款适合运营商使用的手持式IPTV测试仪是一个非常有市场预期的研究课题。   本文结合实验室项目“手持式IPTV测试仪的研发”,对Windows CE6.0操作系统下的以太网接口模块驱动程序及其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使得该测试仪可以工作在10/100/1000M的网络环境下,满足不同客户的测试需求。首先从现有应用背景和技术背景着手,描述了国内外IPTV业务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国内市场上现有IPTV测试仪的不足,论述了开发一款适合国内运营商使用的手持式IPTV测试仪的必要性。接着介绍了手持式IPTV测试仪的测试原理和测试指标,分析了以太网的相关技术,简单介绍了Windows CE6.0操作系统的特性、系统架构、开发工具以及相应的开发流程。然后结合测试仪的功能需求,提出了测试仪的总体设计方案,方案从硬件、软件和驱动三个个角度来实现。硬件设计方面,根据测试仪的功能需求,设计了系统硬件整体电路;软件方面主要介绍了系统解析软件的功能和处理流程;驱动方面主要结合现有的技术,分析了三种以太网接口模块的方案,论证了本文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之上,完成了驱动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驱动模型选择,并对驱动程序涉及的中断处理和电源管理作出简要介绍。而后在对ASIX公司的AX88180 MAC芯片和Marvell公司88E1111 PHY芯片结构与工作原理分析的基础上,开发了以太网接口模块的驱动程序,基于模块化的思想将整个网卡驱动划分为初始化模块、中断处理模块、数据收发模块、信息查询与设置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和重启与停止模块等六个小模块,编写配置文件,完成驱动的编译、安装。最后,优化系统的启动时延和电源功耗,完成驱动程序的调试。通过测试表明,该测试仪的系统稳定,以太网接口模块驱动程序运行正常,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对同类产品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时间统一系统为协调多台测量控制设备完成工作提供统一的标准时间基准。它是现代航天试验、靶场和常规武器试验这一特殊领域而产生的,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于诸如现代通
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不受光照和气候条件等限制对地面目标进行全天时、全天候观测的特点。近几年,微动目标成像与检测成为雷达领域研究的热点,微动目标图像往往蕴含着对其
EEG信号同步是大脑中各脑区进行信息传播、交互、协调的综合表现,对各脑区EEG信号进行同步研究,对探求不同脑区间的通信原理和透彻掌握脑信息紊乱致使病变的机理意义重大。本
医学影像成像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方式的医学诊断参考依据,在现代医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主流的医学影像成像系统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MRI数据扫描时间长且容易受
盲源分离问题是信号处理领域当中一个传统而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其中欠定盲源分离尤其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目前解决欠定盲源分离问题的方法主要是基于稀疏分量分析理论的“两
近年来随着3D内容采集和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多视角视频系统积蓄了越来越巨大的商业潜力。很多最初的三维视频系统选择H.264/AVC标准的多视角视频编码扩展标准——MVC标准作
分布式声源定位技术因其具有广泛的应用而成为自一战以来的研究热点,并随着理论研究和技术手段的进步不断深入,其研究涉及声学、信号检测、数字信号处理、电子学、软件设计等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与网络的联系日益密切。为了保护网络安全,必须对网络上的数据进行捕获和分析。一般来说,需要捕获的数据流量是较大的,因此必须要
为了进一步加强数字图像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针对数字图像传输过程安全有效实时性,本文提出基于Turbo码的加密算法,设计并实现了图像的有效加密。本论文先介绍了Turbo
智能视频监控以数字化、网络化技术为基础,代表着目前视频监控的发展方向。不同于以图像的采集、传输与存储为主的传统视频监控,智能视频监控在对图像采集编码的基础上,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