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CI-E接口数据采集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jun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与网络的联系日益密切。为了保护网络安全,必须对网络上的数据进行捕获和分析。一般来说,需要捕获的数据流量是较大的,因此必须要有一种机制,能够对高速网络环境的数据进行捕获。本文主要研究这种高速网络环境下的数据捕获技术。目前在网络数据捕获领域,传统的系统是由通用网卡、网络协议栈和数据包捕获接口库组成的。传统的系统的对数据的过滤和捕获都是通过软件操作完成的,通用网卡也没有针对数据传输进行优化,这就使得其在高速网络环境下的处理性能较差。为了满足高速网络的数据捕获需求,本系统做了以下改进,主要包括:一、使用专用的数据采集卡来替代通用网卡,将数据过滤操作交付给采集卡进行,避免了软件过滤对系统的性能影响;二、采集卡的数据传输以数据块为单位进行,从而避免了通用网卡的频繁中断;三、数据传输不经过通用网络协议栈,避免了网络协议栈引起的性能损失;四、使用零拷贝机制,数据直接由采集卡传输到用户程序的缓冲区域,避免了数据的复制。根据这些改进想法,构建了一个较高性能的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由PCI-E接口的数据采集卡和采集卡软件组成。通过与传统采集系统进行对比测试,得出本系统能够满足高速网络环境下的捕获需求。本文主要针对采集卡软件进行讨论。文中分析了软件的设计思路,给出了较为详细的系统设计,并对实现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测试证明本系统可以满足实际需要。
其他文献
目前随着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图像去雾已成为计算机视觉的重要研究方向,在雾、霾环境下,获取的图像会由于大气散射的作用而被严重降质,使图像对比度和颜色发
相位恢复问题是指仅通过信号傅立叶变换(或其它线性变换)的幅值恢复原始信号。由于相位信息的缺失,该问题是一个不适定问题,因此需要利用先验知识确保信号精确重建。在图像处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通信信号在宽频带上采用地调制模式种类也愈加丰富,通信环境日益复杂。对某一传输信号调制模式的确定,是对其进行自适应接收处理的前提条件,因此
时间统一系统为协调多台测量控制设备完成工作提供统一的标准时间基准。它是现代航天试验、靶场和常规武器试验这一特殊领域而产生的,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于诸如现代通
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不受光照和气候条件等限制对地面目标进行全天时、全天候观测的特点。近几年,微动目标成像与检测成为雷达领域研究的热点,微动目标图像往往蕴含着对其
EEG信号同步是大脑中各脑区进行信息传播、交互、协调的综合表现,对各脑区EEG信号进行同步研究,对探求不同脑区间的通信原理和透彻掌握脑信息紊乱致使病变的机理意义重大。本
医学影像成像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方式的医学诊断参考依据,在现代医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主流的医学影像成像系统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MRI数据扫描时间长且容易受
盲源分离问题是信号处理领域当中一个传统而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其中欠定盲源分离尤其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目前解决欠定盲源分离问题的方法主要是基于稀疏分量分析理论的“两
近年来随着3D内容采集和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多视角视频系统积蓄了越来越巨大的商业潜力。很多最初的三维视频系统选择H.264/AVC标准的多视角视频编码扩展标准——MVC标准作
分布式声源定位技术因其具有广泛的应用而成为自一战以来的研究热点,并随着理论研究和技术手段的进步不断深入,其研究涉及声学、信号检测、数字信号处理、电子学、软件设计等